第482章 汲黯救人 李广自刎

作品:济公传奇|作者:王钟亭|分类:仙侠|更新:2025-07-15 16:50:07|字数:18520字

由于长安附近皇族中的好多人凶暴犯法,景帝召宁成当了中尉,负责京城治安,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实际权力还要更大些。宁成的治理办法仿效郅都,他的廉洁不如郅都,但是皇族豪强人人都恐惧不宁。

汉武帝即位,宁成改任为内史。外戚们多诽谤宁成的缺点,他被依法判处剃发和以铁缚脖子的刑罚。九卿犯罪该处死的就处死,很少遭受一般刑罚,而宁成却遭受极重的刑罚,他自己认为朝廷不会再用他当官,于是就解脱刑具,私刻假的有关文件,出了函谷关回到家中。对外言说;“当官做不到二千石一级的高官,经商挣不到一千万贯钱,怎能同别人相比呢?”于是,宁城借钱买了一千多顷可灌溉的土地,出租给贫苦的百姓,给他种地受奴役的有几千家。几年以后,遇上大赦,家产丰厚,专好抱打不平,掌握官吏们的短处,出门时,有几十个骑马的人跟随,驱使百姓的威望比郡守还大。

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汉武帝想起用宁成。御史大夫公孙弘劝谏:“昔日,臣在山东做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治民就像用狼来放羊一样,不能让宁成来治民”。于是,汉武帝让宁成为关都尉,一年多后,关东郡国的官吏察看郡国中出入关口的人都扬言说:“宁肯看到乳虎,也不要遇到宁成发怒。”

义纵从河内郡调任南阳太守,宁成在南阳郡闲居。义纵到达南阳关口,宁成跟随身后,往来迎送。义纵盛气凌人,不以礼相待。到了郡府,义纵就审理宁氏的罪行,完全粉碎了有罪的宁氏家族。宁成也被株连有罪,以至于孔姓和暴姓之流的豪门都逃亡而去,南阳郡的官吏百姓谨慎行动,不敢有错。既而调守定襄,冤戮至四百余人,汉武帝还说他强干,召为内史,同时复征河内太守王温舒为中尉。

王温舒少年行迹,与义纵略同,是阳陵人。年轻时做盗墓等坏事。开始,地方上让他试作亭长,这是一个乡村基层的官,管理一亭(汉制,十里为一亭)的治安警卫,兼理民事。但试了好几次,他都干不好本职工作,因而罢去。此后,他又在县衙门里充当小吏,逐渐升为廷尉史。不久,王温舒投靠张汤。

张汤以严酷着称,用其为御史,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后,杀伤甚多。其暴虐性格又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时汉武帝主张全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厉打击危害专制统治的行为,在这种形势下,乐以刑杀为威的人往往提拔较快。故王温舒很快就升迁为广平郡(今河北曲周县北)都尉,辅佐郡守负责全郡的军事和治安,是一郡的主要长官之一。为了治理广平的治安,他从郡中仔细挑选了十几个果敢能任事、一往无所顾的人充当郡吏,作为自己的爪牙,去督捕郡内“盗贼”。

王温舒之所以重用这批人,自有他的想法。王温舒了解到这批人以往都犯有重罪,只不过没有暴露,仍然逍遥法外而已。王温舒将此作为控制他们的重要手段,如果你督捕“盗贼”有功,颇得王温舒满意者,无论你以前犯有多么严重的罪行,他都不加处罚;而如果你督捕“盗贼”不力,甚至有意回避或加以庇护的话,那就不但诛杀其身,还要灭其全族。这样一来,这批人没有不竭尽全力的。至于是否滥杀无辜,王温舒是不管的。这种严酷的手段颇为见效,广平周围,齐、赵之效的“盗贼”乃不敢接近广平。

广平以此号为“道不拾遗”。 应该指出,封建统治者所指的“盗贼”,首先包括甚至主要是指那些走投无路、被迫起来进行反抗斗争的农民群众。他们的斗争威胁了汉王朝的封建统治,所以封建统治者必须用最严酷的手段将他们镇压下去。王温舒正是起到了刽子手的作用。

广平郡内道不拾遗,使王温舒声望大着。汉武帝知道后极为赞赏,立刻提拔他为河内郡(今河南武陵县西南)的太守。他成为一郡之最高行政长官。

广平、河内两郡相隔不远,王温舒在广平时就知道河内的一些豪强之家。这些豪强不守法规,称霸地方。他们不仅宗族势力强大,而且往往连成一体,沆瀣一气,官府对他们毫无办法。这当然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汉武帝这次把王温舒派到这样的地方。正是要他以严厉的手段惩治这批豪强。

这年九月,王温舒到河内走马上任。他立刻做了一系列的部署。鉴于当时官府的驿站传送文书速度太慢,他另外命令准备私马五十匹,部署在河内至京师的沿途上,作为另一套驿站。他要求凡有河内、京师的往返文书,一定要以最快速度传送。同时,他又仿照在广平的办法,挑选若干名曾犯有重罪而又果敢任事的人充当郡吏,让他们到第一线去逮捕郡中豪强。短短时间里,就以各种理由将郡中豪强大族基本上全部捕获。然后王温舒穷加审问,转相株连达千余家,当然其中有不少无辜平民百姓也被牵连进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济公传奇》,方便以后阅读济公传奇第482章 汲黯救人 李广自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济公传奇第482章 汲黯救人 李广自刎并对济公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