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不疑之所以为人正直,实是由于其母教导有方得来,乃有这般贤举。特揭贤母。
始元五年(前82年),有一个男子乘着黄犊车,插着画有龟蛇图案的黄旗帜,身穿黄色长衣,头戴黄帽,来到皇宫北阙,自称是卫太子。
公车令将此事上奏汉昭帝,汉昭帝下诏让公卿将军中二千石等官吏一起去辨认真伪。
长安中官吏、百姓围观者多达数万人。右将军率军队来到宫城下,以防备发生意外情况。前来辨认的丞相、御史、中二千石等官吏都不敢表态。
隽不疑后面来到,他来到以后立即命令属吏将此人逮捕起来。有人劝他说:“此人是不是卫太子现在还弄不清楚,姑且等等再说吧。”
隽不疑说:“诸位何必畏惧卫太子呢!春秋时期卫国太子蒯聩因违抗其父卫灵公而逃亡国外。等卫灵公死后,蒯聩的儿子蒯辄继承了王位,这时蒯聩请求回到卫国,蒯辄为维护先王的意志而拒绝了蒯聩的要求。孔子在《春秋》一书中肯定了蒯辄的做法。如今这位卫太子也曾得罪过先帝,他逃亡在外而没有接受处死,现在又自己来到,他是我朝的罪人。”
于是就将此人送往皇家监狱。
汉昭帝和大将军霍光听说此事后很赞赏隽不疑,说:“公卿大臣们都应该像隽不疑这样,懂得如何运用经术来维护大义。”
廷尉审查前述冒充卫太子之人,果然是个骗子。此人原是夏阳人,名叫成方遂,居住在湖县,以占卜为生。有一位原卫太子刘据的随员曾向成方遂问卜,他见到成方遂后,就对他说:“您的相貌长得很像卫太子。”
成方遂听了这话后,就生出冒充卫太子刘据之心,想以此求取富贵,于是诈称卫太子而至阙门外。廷尉传唤乡里认识他的张宗禄等前来作证,成方遂于是以欺骗无道之罪被腰斩于东市。一说这位冒充者姓张名延年。
这案解决,隽不疑名重朝廷,霍光闻他丧偶未娶,欲将自己女儿配他为继室,隽不疑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又过了很长时间,隽不疑因疾病辞官,最后逝世于家中。
京都长安的人都怀念他。
惟霍光自是器重文人,加意延聘。适谏议大夫杜延年,请修文帝遗政,示民俭约宽和。霍光乃令郡国访问民间疾苦,且举贤良文学,使陈国家利弊,当由一班名士耆儒,并来请愿,乞罢盐铁酒榷均输官。
御史大夫桑弘羊,还要坚持原议,说是安边足用,全恃此策。经霍光决从众意,不信桑弘羊,才得榷酤官撤销,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百姓始庆承平。可巧匈奴狐鹿姑单于病死,遗命谓嗣子年幼,应立弟右谷蠡王。
偏阏氏颛渠与卫律密谋,匿下遗命,竟立狐鹿姑子壶衍鞮单于,召集诸王,祭享天地鬼神。右谷蠡王及左贤王等,不服幼主,拒召不至。颛渠阏氏方有戒心,自恐内乱外患,相逼到来,乃亟欲与汉廷和亲,遣使通问汉廷。汉廷亦遣使相报,索回苏武常惠等人,方准言和。苏武困居北隅,已经十有九年。前时卫律屡迫苏武投降,苏武执意不从。
至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胡中,匈奴封李陵为右校王,使他到至北海见苏武,劝苏武降胡。苏武与李陵向来交好,未便拒绝,既经会面,不得不重叙旧情,好在李陵带有酒食,便摆设出来,对坐同饮,侑以胡乐。饮至半酣,李陵故意问苏武状况,苏武唏嘘道:“我偷生居此,无非望一见主面,死也甘心!历年以来,苦难尽述。犹幸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怜我苦节,给我衣食,才得忍死至今。今于靬王逝世,丁灵人复来盗我牛羊,又遭穷厄,不知此生果能重归故国否?”
李陵乘机进言道:“单于听说我和子卿你交情深厚,所以让我来劝说你,他真心你能成为匈奴的臣子。你到死也不能归汉,白白在没有人的地方让自己受苦,即使坚守信义又有谁能看见呢?先前长君(苏嘉的字)做奉车都尉,随从圣驾至雍的棫阳宫,皇帝扶辇下除,撞到柱子折断车辕,被指控为大不敬,伏剑自刎,皇帝赐钱二百万作为丧葬费。孺卿(苏贤的字)随从圣驾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把驸马推到河里淹死了。宦骑逃亡,皇帝下诏让孺卿追捕,没抓到,孺卿惶恐服毒自杀。我来的时候,你的母亲已不幸去世,我送葬至阳陵。你的妻子年少,听说已经改嫁了。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从你离家至今已经十几年了,是不是还活着也不知道。人生如朝露一般短,为什么要让自己受这么久的苦呢!我刚投降的时候,也痛苦的像发疯一样,恨自己背叛了汉朝,加上老母被收留在保宫里。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难道比得过我当初?况且陛下年龄大了,法令无常,大臣们没有犯罪就被灭族的有数十家,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证,你还顾得上别人么?请听从我的建议,不要再说别的了。”
苏武内外情事,即由二人口中分叙。苏武听得母死妻嫁,兄殁弟亡,禁不住涔涔泪下,惟誓死不肯降胡。因忍泪答李陵道:“我们苏家父子没有什么功劳,都是因为陛下才能位列将帅,获爵封侯,兄弟为近臣,我一直都想肝脑涂地来报答他的恩情。现在能够杀身报恩,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锅,也觉得快乐。臣子事奉君主,就如同儿子事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