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辨冤力谏 送丧全谊

作品:济公传奇|作者:王钟亭|分类:仙侠|更新:2025-08-15 10:47:07|字数:17150字

范式被举为州郡的茂才,四次升迁至荆州刺史。南阳友人孔嵩,家里贫穷,父母亲又都老了,于是改名换姓,被雇做新野县阿里街的小卒。范式巡视新野,县里选了孔嵩做导骑欢迎范式。范式认识他,叫住孔嵩,挽着孔嵩的手臂道:“你不就是孔仲山吗?”相对叹息,谈到平生的经历说“:从前我与你都穿着长袍,在太学里学习,我蒙受国家的恩德官至刺史,你竟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处在卒伍,实在可惜啊!”

孔嵩说:“侯嬴长期做着夷门卒,看守城门,非常快意。孔子想住在九夷,不嫌鄙陋。贫穷是读书人的本分,难道这是鄙贱吗?”范式令县令另派人代替孔嵩,孔嵩认为先被雇佣,日期也未满,不肯离去。

孔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里的子弟皆服其训导。于是公府征召去京师,在途中住在下亭,盗贼偷了他的马,不久得知是孔嵩的马,就互相指责道:“孔仲山是个好人,难道也可以侵犯的吗?”于是送马谢罪。后来孔嵩官至南海太守。范式后来升迁至庐江太守,享有威名,死在任上。

可见得义士所为,穷达不移,正自有一番德业哩!

就是李善亦南阳人氏,从前李善原是淯阳县李元的仆人。建武年间疫病流行,李元家里人一个一个相继病死,只有一个孤儿李续生下来,仅几十天,家里赀财成千上万,奴婢们私下商量,想把李续也杀了,大家好分了这些财产。

这个阴谋被李善得知,他决定保护少主人,但是他一个人,势单力薄,自己恐怕也无力回天。没办法,李善只好带着李续远走高飞。

那天晚上,李善趁其人不注意,偷偷把李续抱了出来,然后趁夜色离开当地,隐藏在山阳瑕丘界中,亲自哺养,喂饭喂水,避暑避寒,备尝艰苦。

李续虽然在怀抱,李善对待他无异于年长的主人,有事就跪着请示禀告后再做。乡里为他的行事所感动,都跟着他遵守道义。

等李续长到十岁的时候,李善带着他回到本县,重理旧业。主仆二人直奔县衙,击鼓鸣冤,向当地县令状告李家奴仆,侵吞李家财物,意图谋杀幼主。

当地官员了解到李善的忠义事迹后,被他深深地感动了,决定为李续平反冤情,官府统统把那些贪污主人财产的奴仆全部捕杀了。

这个时候,钟离意任瑕丘令,上书推荐李善的事迹。光武帝刘秀下诏令授李善和李续都为太子舍人。

汉明帝刘庄在位时公府征召,李善因能治理难治的地方,被升日南(越南境内)太守。自京师去到职,路经淯阳,经过李元的坟墓,在一里之外,就脱去朝服,拿着锄头除草。拜墓罢,哭泣悲伤不已,自己亲手炊饭,执鼎俎祭祀李元。流泪说:“君夫人,善在此。”尽哀,几天后才走。到官,以仁爱为政,感化异俗。升九江太守,未到,在路上病死。

李续为李善持孝服,如丧考妣,后来亦官终河南相,以德报德,两贻令名,岂不是行善有福么?唤醒世人。

东汉明帝时,王乔被任命为邺县县令。他治理地方,政令清简,不扰百姓,吏民皆称其贤。然而这位县令却有一桩奇事,令邺县上下颇感神秘。

每逢初一、十五(朔望之日),王乔必然会离开县衙,前往京城洛阳朝见当今天子。此去洛阳,路途迢迢数百里,常人往返非数日不可达。然而王乔清晨之时离开衙门,傍晚时分必能安然返回,且神色如常,仿佛只是去邻县走一遭而已。

更为奇怪的是,从来不见王乔乘坐车马,亦不见有随从相伴。问他如何往返,王乔只是淡然一笑,答曰:“承蒙朝廷恩典,自有便利。”

此事渐成邺县一谜。有人猜测他身怀缩地奇术,有人疑是鬼神相助,但皆无实证。消息传到京城,汉明帝亦感惊异。他召来掌管天文历法、兼察异闻的太史令,问道:“王乔每次朝见,来去如风,不见车骑,卿可知其中奥妙?”

太史令闻言,沉吟了片刻,方才奏道:“臣闻邺县内有异气,或者与此事有关。陛下欲知其详情,可等待王县令下次朝见之日,命人暗中留意,观察王县令来时乘坐何物。”

汉明帝听了太史令的建议,认为可行,于是依言。待到下月初一,王乔如常入宫朝见。汉明帝早已安排太史令率数名精干卫士,隐蔽在洛阳城外的必经的官道旁,凝神观察。

清晨时分,薄雾未散。护卫士兵们屏息凝神观察,忽然看见东南方的天际,有两个黑点由远及近,速度极快地飞过来。初时如飞鸟,转瞬间已经来至近前。众人定睛细看,不由得大吃一惊!那竟是两只硕大无比、羽毛光洁的野鸭(凫)!双凫并翼齐飞,姿态矫健,破空之声清晰可闻。更令人瞠目的是,在那双凫背上,端坐一人,青衫布履,神态安详,正是邺县令王乔本人!

只见双凫飞临城郊,缓缓降低高度。王乔轻拍凫颈,那双凫便如通灵性,稳稳降落在官道旁的草地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济公传奇》,方便以后阅读济公传奇第545章 辨冤力谏 送丧全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济公传奇第545章 辨冤力谏 送丧全谊并对济公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