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夸功勒石 渔色贪财

作品:济公传奇|作者:王钟亭|分类:仙侠|更新:2025-08-15 10:47:12|字数:16358字

却说窦太后许兄长窦宪北征,又为弟弟筑宅,当中有一位正直着名的大臣,再加谏阻。看官欲知他姓名,就是侍御史何敞,谏草中大略说是:

臣闻匈奴之为桀逆久矣!平城之围,嫚书之耻,此二辱者,臣子所为捐躯而必死,高祖吕后,忍怒含忿,舍而不诛。伏惟皇太后秉文母之操,文母,即周文王妃太姒。陛下履晏晏之姿,匈奴无逆节之罪,汉朝无可惭之耻,而盛春东作,兴动大役,元元怨恨,咸怀不悦!而猥复为卫尉笃奉车都尉景缮修馆第,弥街绝里,臣虽斗筲之人,窃自惊异。

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今众军在道,朝廷忧劳,百姓愁苦,而乃遽起大第,崇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示无穷也!宜且罢工匠,专忧北边,恤民之困,保存元气。匪惟为宗庙至计,抑亦窦氏之福也!自知昧死,不敢不闻。

何敞呈递的奏章未被皇帝或上级部门审阅采纳。

何敞亦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氏,与鲁恭同乡,两人谏草,并光史乘。

还有尚书仆射朱晖,已经乞病告归,亦上疏力阻北征,仍不见从。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

朱晖早年丧父,十三岁时,王莽失败,天下大乱,朱晖与外婆家人从田间逃入宛城。路遇一群贼人,持刀抢劫妇女,掠夺衣物。兄弟宾客都十分惶恐,趴在地上不敢动。

朱晖拔剑上前说道:“财物都可拿走,女人们的衣服不许动。今天是我朱晖死的日子了!”

贼人见他年纪小,却壮志凌云,笑着说:“小孩子收起刀吧。”

于是贼人舍弃他们离开了。

起初,光武帝刘秀与朱晖的父亲朱岑一起在长安学习,有旧交情。等到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寻找朱岑,这个时候,朱岑已经死了,于是召见朱晖并授任他为郎官。

朱晖不久因病离职,在太学完成了学业。他性情矜持严厉,一举一动都遵守礼节,儒生们都称赞他品德高尚。

永平初年,汉明帝的舅父新阳侯阴就仰慕朱晖的贤能,亲自去拜访他,朱晖避而不见。阴就又派家丞送礼,朱晖就闭门不接受。阴就听说后,叹息道:“真是有志之士呀,不要夺其气节。”

后来朱晖做了郡吏,太守阮况曾经想买朱晖家的婢女,朱晖不答应。等到阮况死了,朱晖便送厚礼给他家。有人讥讽他,朱晖说:“从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我不敢答应,的确是怕以财货污辱了他。现在相送厚礼,表明我不是吝啬之人。”

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听说后提拔他,很有礼貌地对待他。

正月初一天明,刘苍应当入宫贺岁。按照旧例,少府应供给玉石。

这时阴就为府卿,地位尊贵而骄横,官吏傲慢不守法。

朱晖望见少府主簿手持玉石,便前去骗他说:“我多次听说有璧玉而不曾见过,请给我看看。”

主簿把璧玉交给朱晖,朱晖回头叫令史呈给刘苍。

主簿大吃一惊,连忙报告阴就。阴就说:“朱掾是义士,不要再求他了。”

刘苍行礼已毕,对朱晖说:“刚才掾自认为与蔺相如相比如何?”

汉明帝听说后称赞朱晖的勇敢,任用他为卫士令。后又升为临淮太守。几年后,因违法被免职。

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猜忌,多次被弹劾。自从离开临淮后,他隐居在野泽之中,穿布衣吃素食,不与乡里人往来,乡党讥讽他不合群。

建初年间,南阳大饥荒,米每石值钱千余,朱晖全部分散家财,分给宗里故旧中的贫弱之人,乡族都归附他。

起初,朱晖和张堪两人原来并不认识,后来读太学期间,两人做了同学,结识后甚为投缘,才慢慢熟悉起来。朱晖不但知识渊博,且为人正直。当时的张堪已是朝廷重臣,很欣赏朱晖的学识与为人,再加上同乡关系,就有意提拔朱晖,可他却婉言谢绝了。这样一来,张椹更觉得朱晖是个可以信赖的人。

太学学业结束,两人归家分手之时,张堪推心置腹地和朱晖说:你是一个非常自持的人,倘若哪日我身体不好,乘鹤仙去,愿把自己的身家与妻儿托付你!朱晖忙道“岂敢岂敢”,但心却非常感激,毕竟有人把自己当作生死之交,也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当时他们身体都很好,朱晖也没把张堪的话当回事,并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之后,两个人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联络。时光如水,没过多久,张堪便去世了。张堪为人为官,清正廉洁,家中少积蓄,妻儿生活非常拮据困难。然正当他们为生活困窘发愁之时,朱晖闻讯赶来,向张堪的妻儿伸出援助之手。以后就不断地给张堪的家里资助,年复一年的去关心他们。

朱晖的儿子非常的不理解,就问朱晖:“您过去和张堪并无深交,为何对他的家人如此厚待与关心呢?”

朱晖感慨道:“我和张堪只是彼此倚重、生死相托的朋友,这就足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济公传奇》,方便以后阅读济公传奇第554章 夸功勒石 渔色贪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济公传奇第554章 夸功勒石 渔色贪财并对济公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