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晖的儿子听了,更是纳闷,说:“既然你们是好朋友,怎么不曾来往?”
朱晖道:“我与张堪虽来往不密,但是张堪在生前曾有知己相托之言。他所以托付给我,是因为他信得过我,我又怎能辜负这份信任呢。况当时我嘴上虽然末置可否,心中却已答应。初时张堪身居高位,自然不需要我的帮助。而如今他不在了,其家人生活窘困,我又怎能袖手旁观?”
朱晖在家乡是一个扶贫济困非常有爱心的人,南阳太守桓虞很是仰慕朱晖的为人,为了褒扬朱晖便想着请朱晖的儿子去做官。
可是朱晖却想把这个当官的位置让给张堪的儿子,于是去找南阳太守桓虞说:“谢谢你的好意,犬子才疏学浅,不适合为官。我倒想向你推荐一人,是我故人张堪的儿子,他学习刻苦,非常守礼仪,是个可造之才,我愿意把故友的儿子推荐给你,让他去当官,为民众服务。”
后来张堪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朱晖的对他的信任,廉洁奉公,勤奋踏实,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
朱晖后来官至尚书令,却从来不炫耀自己。他背地里常常告诫儿子说:“你不一定要学我如何做官,但务必要学我如何做人。”
桓虞叹为义士,名誉益隆。朱晖由临淮太守,入为尚书仆射,以谠直闻;告老后尚因事陈言,补述朱晖轶事,亦为通俗教育之一则。
且说车骑将军窦宪,奉了窦氏皇太后的宠信任命,与耿秉等一同出发到朔方。来到了朔方的鸡鹿塞(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哈萨格峡谷口),度辽将军邓鸿,自阳塞来会,就是南部匈奴单于屯屠何,亦由满夷谷(今内蒙古固阳县)出兵,来迎汉将。
各军队人马大集于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东脉),当由窦宪调动人马,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与南单于合兵万骑,进抵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
适值北部匈奴单于领众兵到来,两下交战,自午至暮,大败北虏。
北匈奴单于抱头窜去,余众奔跑溃败。窦宪得前驱捷报,亲率大军追击,诸部直至私渠北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斩名王以下的敌军一万三千首级,捕获得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收伏投降北匈奴种落八十一部,约得二十余万人。史传虽有此语,恐怕亦未免夸张。窦宪与耿秉共登燕然山,出塞已三千余里,自谓声威远震,旷古无伦,遂令中护军班固,作文录石,表扬功德。
班固本擅长文辞,曾由兰台令史,迁官玄武司马,丁母丧去官。服阕后,正遇窦宪出征,招令同行,使为中护军,并兼参议。此时奉着窦宪之命,遂得抒展长才,撰了一篇冠冕堂皇的铭词,冠以序文。文云:
维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氏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温禺尸逐,并匈奴诸王名号。然后四校横组,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于是域灭区单,返旗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水名。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冒顿(读若墨特,系匈奴先世祖名)。焚老上之龙庭。冒顿子稽粥,号老上单于。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邱兮建隆碣,熙帝载兮振万世。”
文既撰就,当即镌刻石上,班师南归。但遣军司马梁飒等,带领千骑,并携金帛,再向北方进行。沿途宣扬国威,服从有赏,不服从者则加以诛杀。
北匈奴甫经荒乱,闻得此令,自然争相趋附,求给赏赐,先后招降万余人。进抵西海,北单于正在避匿,探得汉官前来行赏,也即出迎。
当时,北匈奴人心离散,吴汜、梁讽所到之处,宣明国威,前后有万余人归降。在北海西北的西海,追上了北单于,劝说他仿效当年呼韩邪单于归汉的先例,以求保国安人。北单于喜悦,率领他的部下与梁讽一起回到私渠海。
到了私渠海,听说汉王朝大军已入塞,就派他的弟弟右温禺疑王随梁讽到洛阳,向汉朝廷进贡,并留侍汉和帝。窦宪见北匈奴单于没有亲来洛阳,认为他尚缺乏诚意,于是奏请朝廷遣归右温禺鞮王。准备再次出征。
在漠北,南匈奴单于送给窦宪一只古鼎,能容五斗,上面篆文写着:“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的铭文。
仲山甫,周人。窦宪将此古鼎进呈窦太后。窦太后大喜,且因窦宪立有大功,于和帝永元元年(89年)九月,劝皇帝下诏,命中郎将持节到五原任命窦宪为大将军,并封其爵为武阳侯,食邑二万户。窦宪坚决辞去封爵。过去大将军的官位在三公之下,按太尉标准设置官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