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愚见认为边境是中国的唇齿,唇亡则齿寒,理所当然。从前孝武皇帝担心匈奴强盛,将成为百蛮的统帅,逼进我们边疆,于是打通西域,分离其盟国,当时的舆论认为这等于夺到了匈奴的内脏,砍断了他的右臂。后来王莽篡位,向西域索取东西太多,贪得无厌,胡夷忿恨已极,于是背叛。光武帝中兴后,没有工夫考虑外事,所以匈奴仗恃自己强盛,奴役西域诸国。到了永平年间,再进攻敦煌,河西各郡白天都把城门关上。孝明皇帝考虑国家大计,于是派虎将出征西域,因此匈奴逃向远方,边境得到安宁。到了永元年间,西域地方没有内属的。后来正逢羌人作乱,西域又断绝往来,北匈奴又派遣督促其他小国,收集逃避的租税,把价值抬得很高,严格限期集会。鄯善、车师都怀愤怨之心,想亲近汉朝,可惜找不到门路。可见前段时期有反叛的事发生,都由于统治工作不够恰当,所以出现相反的效果。现在曹宗只是感到前面的耻辱,想报复匈奴洗雪耻辱,而不查一查历史上出兵的先例,没有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凡是想在荒外建功的,万个中没有一个成功的,如果兵连祸结,后悔将不及了。何况现在府库空虚,军队后无援兵,这是向远方的夷狄暴露自己的弱点,向海内展现自己的短处,愚见认为不能同意。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现在应该恢复,并重新设置护西域的副校尉,驻扎敦煌,像永元年间那样做。又应派西域长史统率五百人驻扎楼兰,西边挡住焉耆、龟兹的来路,南边给鄯善、于阗壮壮胆子,北面抵御匈奴,东边连接敦煌。这样才算稳便。”
这奏议既上,便由各尚书诘问班勇道:“现在设立副校尉,派谁合适?又设长史驻楼兰,有什么好处?”
班勇答说道:“从前永平末年,刚开通西域,开始派中郎将驻在敦煌,后来设副校尉在车师,一方面管制胡虏,一方面又禁止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所以外夷心甘情愿归附,匈奴也害怕我们的威势。现在鄯善王尤还是汉人的外孙,如果匈奴得志,尤还首当其冲,非死不可。这些人虽然同鸟兽差不多,也知道避害。如果出兵驻在楼兰,足够让他们归附,我认为这样比较方便。”
道言甫毕,又有长乐卫尉镡显、廷尉綦毋参、司隶校尉崔据反驳道:“朝廷从前想抛弃西域,因为西域对中国没有好处,而且经费难以供给。现在车师已属匈奴,鄯善也不可靠,一旦出现反覆,你能担保北方匈奴不成边疆的后患吗?”
这些臣子的口才亦是厉害。
班勇复答道:“现在大汉朝廷分别建立郡国,各自设置州牧,为的是防止郡县出现狡猾盗贼捣乱,如同州牧能保证盗贼不起来,我也愿意用腰斩来担保匈奴的势力不会成为边害。西域一通,匈奴的势力必然减弱;匈奴的势力减弱了,那么为害的可能性就缩小了。现在设校尉来保卫西域,设长史来招降诸国,如果放弃不管,岂不等于归还他们的内脏,接续他们的断臂吗!那么西域必然失望,希望断绝后,一定向北匈奴投降,缘边各郡一定受到困害,恐怕河西城门白天又要关上了。现在不广泛宣传朝廷的大德,而只看到驻扎军队要多花几个钱,如果北匈奴更加强大,难道边塞会得到长治久安么!”
反驳得好。镡显等人顿时理屈词穷,只好默然。忽然朝堂上面从人群里走出来一个人,乃是太尉属毛轸,反驳道:“如果设置校尉,那么西域不断派使者来,要钱要粮将无止境,给他吧,那么费用难供,不给又失去他们的心愿。一旦被匈奴所迫,当然又来求救,那么事情就闹大了,何必多此一举。”
此说更属牵强。班勇瞧着,乃是太尉掾属毛轸,便开口辩难道:“如果让西域归附匈奴,使他们感戴大汉的恩德,不作侵扰的寇盗就很好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因为西域租税收入很多,兵马为数不少,将来在边陲捣乱起来,这等于让敌人富足起来,增添强敌的势力。设校尉的目的,无非是宣传汉朝的威德,维系各国归附内地的心愿,使匈奴的侵略野心有所收敛,而没有耗费国家财力的忧虑。何况西域的人要求不高,他们之来,不过要点粮食罢了。现在如果一概拒绝,他们一定依附北虏,让他们联合起来进犯并州、凉州,那么中国的耗费决不止千亿而已。我看还是设置为好。”
仍是引伸前意。毛轸听了,也只得哑口无言。邓太后见班勇所议,确有至理,因复敦煌郡营兵三百人,置西域副校尉,使居敦煌。鄯善诸国,始无异志。惟匈奴与车师国,尚是连兵入寇,钞掠河西,待至班勇出屯,方见战功,后文再表。
且说前大将军邓陟自母丧还第后,与诸兄庐墓守制,还算勉尽孝思。季弟邓阊哀恸过甚,竟至形削骨立,尤得时誉。
及服阕后,邓太后召令复职,仍授前封,诺粟斓裙檀牵乃止令并奉朝请,遇有大议,方诣阙参谋。已而邓弘病逝,邓太后亲服齐衰,汉安帝亦服缌麻,并往吊丧。有司请追赠弘骠骑将军,封西平侯,太后因弘有遗言,不愿加赠,但赐钱千万,布万匹。诺雀创腔共皇埽乃诏令大鸿胪持节,就弘灵前,封邓弘之子广德为西平侯。嗣因弘曾为帝师,备有劳绩,复封广德弟甫德为都乡侯。都乡由西平分出,名为两侯,食邑实未尝加增,不过虚示显荣罢了。旋复封邓京之子邓珍为阳安侯,兼职黄门侍郎。不意邓弘殁后,未及三年,邓悝、邓阊,相继谢世,皆遗言薄葬,不受爵赠。早死为幸。太后并如所言,惟封悝子广宗为叶侯;邓阊儿子忠为西华侯,自是邓氏兄弟五人,惟邓陟尚存。何不速死?免有后责!诺粟熘子邓凤官拜侍中,曾经与尚书郎张龛书,极称郎中马融才能,说他应居台阁。又复受中郎将任尚曾赐给邓风良驹一匹,后来因为任尚同邓遵争功,又虚报功劳,贪赃枉法等,定为死罪,邓凤害怕遭受连坐,邓骘并不庇护儿子邓凤,让他先到朝廷前自首,髡刑儿子邓凤和他的妻子以谢罪天下,舆论称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