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她在忙碌,张家的人也在忙碌,哥俩除了地里浇水就是去山上砍柴。
十几日后连续下了几场雨,让村民们欣喜之余终于能在家好好休息一番。
夏末几场连绵不断的大雨后,终于迎来了入秋,闷热潮湿的空气一下就变得清爽舒服,虽然中午的日头还是那么足,可比起热死人蚊虫又多的夏天不要好太多。
庄稼人这时候也要盼到头了,再有一两个月便可以秋收了。
张家的鸡蛋存的差不多了,想着到了集市的日子,准备换些盐巴和白菘回来。
这次无论如何她都想要去一趟,前一天特意拿回张家三条大鱼,哄着全家人都挺高兴,趁机求张大顺带她去集市。
原本还想拒绝的两口子,看着闺女可怜兮兮的模样,再看看端着碗里的鱼肉,最后俩人互看一眼也就点了头同意了。
她雀跃的差点跳起来,太好了可以换点种子回来了。
空间里的青菜、小米、鱼可都是她置换的本钱。
第二日一家人早早的吃完饭,跟着村里队伍出发了。
她特意瞄了一眼队伍,江花和李香春没来。
这次去集市,有张大顺时不时的背着她走一会,她可轻松不少。
到了集市两口子先是从头逛到尾,看看都有什么置换的东西。
不少农户都带着鸡蛋出来置换,李桂香先换了一些盐巴和白崧种子,才带着剩下的鸡蛋找了个位置摆上,看看一会有没有人来换东西。
两口子席地而坐,她坐不住了,她又不是来这里看热闹的,她要换种子。
和两口子打了声招呼,不等俩人回答,她就背着背篓一溜烟的跑了。
刚刚看李桂香换盐巴,她大概也看明白了。
四个鸡蛋能换一两盐,李桂香换了五两盐。
这盐类似现代的大粒盐,甚至比大粒盐还要大、粗糙。
她没有鸡蛋……准备用小米多换些鸡蛋,哪怕不是换盐巴,她也想多换点鸡蛋自己吃。
想想胡瓜炒鸡蛋她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换盐在集市把头,是官府指定换盐的地方。
她大概看了一眼,基本都是用鸡蛋换取的,倒是没有瞧见有用粟米换的。
她也怕枪打出头鸟,这时的粮食多精贵。
尤其是村里的粮食大部分都用来缴纳赋税了,明目张胆用粮食换盐巴,怕不是嫌自己命太长。
她准备先去换些鸡蛋,跑了几个置换鸡蛋的,也了解个七七八八了。
一升粟米差不多1.2斤左右,县里卖一斤粟米是十五文一升,卖鸡蛋是一文三个。
换粟米要用米斗,去把头官府记录那可以借,但需要给三个鸡蛋才行,三个鸡蛋置换双方一人一半。
她先后换了一百多个鸡蛋,又用鸡蛋换了一斤盐,主要是多了官府不给换。
之后她又用鱼去换了种子,这次她倒是也换了白菘,只是不知道空间温暖如春适不适合种植白菘。
她从头转到尾没发现有石磨可以换,换汤不换药的还是那些个东西。
上次来没有东西换猪肉,这次她可是换了五斤肥肉和五斤五花肉。
她倒是想多换一些了,可排队换的人太多了,轮到她也就将将一样能换五斤,这还是对方看她小多换了一些。
剩下就是换些种子和鸡蛋了, 想想空间里就一个罐,应该再多换两个备用,还有箩筐也换了几个。
一趟下来光是鸡蛋差不多就有一百五十个,看着数量是多,可比起这长长的集市,她换的这点鸡蛋真不算什么。
回了家她一定要蒸个鸡蛋糕,可惜没有铁锅,不然她还想炒个鸡蛋吃呢。
不过她已经很知足了,在这样的村子里,自己能偷偷吃上鸡蛋糕那已经是人上人的生活了。
等她回到张大顺两口子身边时,李桂香篮子里剩的鸡蛋都换没了。
见她回来了气的上去照着她后背就来了一下“死哪去了?你阿翁找你半天嘞!”
拍这一下李桂香也没用全力,她就知道李桂香也就是叨叨两句,所以抱着李桂香的腰嘿嘿傻笑。
李桂香见闺女这个死出,又拍了她一下气哼哼的道“再敢瞎跑让你阿翁打折你腿嘞!”
她连忙摇头“再不走了阿母。”
等着临近中午集市也该散了,各村里长带着自己村里的人离开集市往村里赶。
回去的这一路她心里可高兴坏了,心心念念赶紧到家好吃鸡蛋。
回去的路上,趴在张大顺汗湿透的后背,他身上的汗和一种常年不洗澡的臭味,竟也没嫌弃还睡着了。
这是她睡的最安稳的、最美的一觉,梦里她一直在吃鸡蛋……辣鸡蛋、鸡蛋糕、煮鸡蛋、茶叶蛋、咸鸡蛋……
什么时候到家的她不知道,醒的时候已经是可以吃下晌饭了。
昨天的鱼还剩了不少,今晚又吃的鱼。
她草草的吃了两口,就把剩下的都给了李桂香说是不饿。
怎么说呢,这个年代吃食上你可千万别客气,包括跟亲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