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十枣汤

作品:方剂杂论|作者:附子理中丸|分类:历史|更新:2025-04-13 08:08:29|字数:12322字

义庄棺木轰然炸裂,数百疫尸如提线木偶般立起,咽喉处皆开出妖异的芫花。甘遂浑身金芒忽明忽暗,千年往事如决堤洪水——

原来每次催动药力后,都是大戟在替他承受反噬;原来那些月夜递来的枣泥茯苓糕,是为补他缺失的心脉;原来三人同修的日夜里,总有人默默将根须缠在他最脆弱的根节处...

"小心!"

芫花的惊叫与疫尸的嘶吼同时响起。甘遂本能地张开金光结界,却见大戟的玄铁尺贯穿自己胸膛,尺身上流动的正是他缺失的半心精魄。

"现在,物归原主。"大戟在消散前最后一笑,竟与南阳杏林中那个递来蜜饯的青年重合,"芫花枕头下的紫檀匣...记得..."

破晓·小秦淮河

芫花抱着渐渐冰冷的玄铁尺,看甘遂将翡翠瓶浸入河水。朝阳初升时,瓶中疫毒化作万千光点,其中浮现张仲景与青年大戟对弈的虚影。

"以半心为引,可镇药灵千年戾气。"虚影中的医圣落下一枚黑子,"然每逢甲子必遭反噬,汝可悔?"

"但求三人同行。"青年大戟执白子的手稳稳按下,"《抱朴子》云'金丹终成于九转',弟子愿试。"

甘遂忽然纵身跃入河中,金芒暴涨处,十枚枣核化作艨艟巨舰。芫花怀中的玄铁尺突然飞起,在船头刻下"同舟"二字。扬州城的晨雾里,隐约传来《瘟疫论》的诵声与枣花香气。

光绪二十六年·仪凤门城楼

硝烟染红了扬子江的晨雾,甘遂站在垛口旁,看着手中殷红的枣丸。这是用三人精血浇灌百年方成的药引,此刻却在朝阳下渗出黑丝——正如《温病条辨》所言"邪入心包,舌謇肢厥",他们千年积攒的药毒终究要反噬了。

"咳咳...咳咳咳..."

身后传来断续的咳声,像钝刀刮着竹篾。芫花扶着咳血的将军坐在箭楼里,发间玄铁簪突然发出蜂鸣。那是大戟的本命法器在预警,簪头雕着的睚眦兽双目赤红如血。

甘遂疾步上前按住将军腕脉,指尖金光探入寸关尺。忽见患者手少阴心经窜起紫黑之气,在神门穴凝成骷髅形状。"糟了!水饮凌心!"他想起吴鞠通在《温病条辨·痰饮篇》的警示,急催真气护住将军膻中穴。

芫花突然扯开将军战袍,露出左胸碗口大的溃疮。疮口涌出的不是脓血,竟是混着枣渣的黑色泉水。"这是悬饮症逆传心包!"她腕间银针已结成北斗阵型,"需用十枣汤先逐水邪,再以安宫牛黄丸开窍..."

城楼突然剧烈摇晃。甘遂怀中的枣丸腾空而起,在半空幻化出大戟虚影。那虚影心口空洞处,正与将军的溃疮位置分毫不差。芫花猛然醒悟:"当年大戟的半心...竟在这位将军祖辈体内传承了五代!"

子夜·玄武湖药舫

甘遂将十枚古枣投入丹炉,炉火映出他眉心的黑气。芫花正在船舱以《针灸大成》中的"鬼门十三针"封住将军奇经八脉,每下一针,发间玄铁簪便暗淡一分。

"你可知十枣汤真正的秘密?"

丹炉突然传出大戟的声音,"《金匮要略》记载的'平旦温服',不是因药效,而是我们三人需借日出时阴阳交泰之力调和。"

芫花手中银针突然弯曲如钩。将军背后浮现出汴京水蛊案的灾民、扬州疫病的冤魂,最后定格在建安三年的南阳杏林——原来这将军正是张仲景后裔,血脉中藏着封印药灵的契约。

甘遂突然割破手腕,金色药血浸透枣丸:"大戟以半心为媒,我便以全魄为祭!"炉火霎时化作青龙白虎之形,这是《黄帝内经》记载的"四象炼丹术"。芫花见状咬破舌尖,喷出本命精血在玄铁簪上,簪身顿时浮现出《本草纲目》失传的"三药同修图"。

将军突然睁眼,瞳孔中游动着十枣汤的配伍符文:"原来我张家世代将门,是为镇守你们三人的天地因果..."话音未落,整艘药舫腾空而起,船舷木纹竟都是《伤寒论》的篆文。

寅时·紫金山巅

暴雨倾盆而下,甘遂与芫花各执枣丸一端,将军胸口的溃疮已成漩涡。天际雷光中浮现大戟完整的魂魄,他心口琉璃心与甘遂掌中枣丸共鸣,奏出《难经》记载的"五运六气歌"。

"就是现在!"

芫花将玄铁簪插入漩涡中心。甘遂催动千年修为,十枚枣丸化作流光没入将军七窍。霎时山摇地动,《温病条辨》的经文字句如金蝶飞舞,在雨中织成巨大的"三焦辨证图"。

将军呕出黑血,血中游动的竟是微型黄河与扬子江。大戟魂魄突然伸手探入自己心口,扯出半卷闪着金光的《伤寒杂病论》残页:"这才是真正的十枣汤方——以爱为枣,以憾为引,调和千年因果!"

芫花突然纵身跃入药鼎,发间玄铁簪化作十枚枣核:"张先生当年说的甘缓之法,原来是要我们互为君臣佐使..."她周身绽放的芫花与甘遂的金芒、大戟的玄光交织,在将军头顶形成太极阴阳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方剂杂论》,方便以后阅读方剂杂论第28章 十枣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方剂杂论第28章 十枣汤并对方剂杂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