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十枣汤

作品:方剂杂论|作者:附子理中丸|分类:历史|更新:2025-04-13 08:08:29|字数:12322字

现代·某中医抗疫实验室

穿防护服的研究员举起晶莹的枣形胶囊:"根据十枣汤改良的新药,通过纳米技术包裹甘遂、大戟、芫花提取物..."突然,培养箱中的类器官模型发出微光,隐约可见三缕灵气缠绕成DNA双螺旋。

窗外玉兰树上,并蒂开了三朵异色花:紫似芫花,金如甘遂,玄若大戟。风过时,花瓣飘进翻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恰好落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章节...

————————

十枣汤 《伤寒论》

【组成】莞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用法】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现代用法:三药等分为末,每次0.5~1g,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每日1次,清晨空腹服用,得快利后,食糜粥以养护脾胃)。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鞭,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白滑,脉沉弦。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脉沉实。

【证治机理】证因水饮壅盛于里,停滞胸腹,或泛溢肌肤所致,为水邪壅盛之实证。水饮停于胸胁,气机阻滞,则胸胁作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饮上迫于肺,肺气不利,则咳唾短气,引胸胁疼痛;水气犯胃,胃失和降,则干呕、心下痞鞭;水饮上扰清阳,则头痛目眩;若水饮壅盛,泛溢肌肤,则一身悉肿;水阻气滞,饮邪不得下泄,则腹胀、二便不利;弦主饮,沉主里,饮邪结聚在里,故脉沉弦。此证水饮壅盛,邪实病急,治当攻逐水饮,使水邪速下。

【方解】甘遂、大戟、芫花三味皆为攻逐水饮峻烈之品,其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泻脏腑之水邪,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而用之,则经隧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逐水之力甚强。但三药皆为有毒之品,易伤人体正气,故方中配伍甘温质润之大枣,缓解三药之峻烈,消减三药之毒性,顾护脾胃,培土制水,祛邪不伤正气。本方峻下逐水,却以“十枣”命名,彰显攻邪勿忘扶正之旨,正如《医方论》所言:“仲景以十枣命名,全赖大枣之甘缓,以救脾胃,方成节制之师也。”本方为体现峻下逐水法之代表方。

【配伍特点】主以峻下逐水,佐以甘缓补中。

【方歌】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喜欢方剂杂论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方剂杂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方剂杂论》,方便以后阅读方剂杂论第28章 十枣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方剂杂论第28章 十枣汤并对方剂杂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