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太湖来的伪品。"男童举起混着阳起石的滑石块,"真滑石握之如握初雪,遇水则生云霓纹。"
甘草在廊下碾制碧玉散,青黛与淡竹叶的清香萦绕梁柱。他望着灯下翻阅典籍的学徒,忽而轻笑:"《湿热条辨》第二十一页的批注,该添上今冬治铅毒的医案了。"
子时的烟花绽放在墨色天穹时,新制的"六一辟瘟散"正被装入青瓷药瓶。滑石以指蘸墨,在扉页补完师父遗留的箴言:
六气化火本无常
一剂阴阳即文章
散作甘霖泽四野
方知草木有纲常
河灯顺流而下,载着药方的舟形灯漂向远方。回春堂檐角的铜铃在夜风中轻吟,如药杵捣练的余韵,一声声叩着杏林春晓的门扉。
————————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用法】为细末,每服三钱,加蜜少许,温水调下,或无蜜亦可,每日三服;或欲冷饮者,新井泉调下亦得;解利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下,每服一盏,葱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煮取七分服(现代用法:为细末,每服9g,包煎,或温开水调下,一日2~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证治机理】证乃暑热夹湿所致。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气通于心,故暑热伤人,多见身热、心烦;暑热伤津,则口渴;暑邪夹湿,湿弃膀胱,气化不行,故见小便不利:湿邪流注肠间,则泄泻。暑热宜清,湿邪宜利,治当清暑利湿。
【方解】重用滑石甘淡性寒,质重而滑,寒能清热,淡能渗利,重能走下,滑能利窍,既能清解暑热,又能通利水道,令暑热水湿从小便而去,故为君药。生甘草甘平偏凉,能清热泻火,益气和中,与滑石相配(6:1),可防寒凉伐胃,渗利伤津,为臣佐药。本方是治疗暑湿证之基础方。
本方原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后世通称六一散,即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又标明方药用量之比例。
【配伍特点】药性平和,清热不留湿,利水不伤阴。
【方歌】六一滑石与甘草,解肌行水兼清燥,统治表里及三焦,热渴暑烦泻痢保,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
喜欢方剂杂论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方剂杂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