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金锁固精丸

作品:方剂杂论|作者:附子理中丸|分类:历史|更新:2025-04-13 08:10:10|字数:12884字

沙苑子望着星斗忽道:"明日该去陈书生处复诊了。"玉算盘上"金锁固精丸"五字在夜色里幽幽发亮,东方天际正有颗孤星坠入云翳。

腊月初八的雪粒子砸在药堂瓦当上,沙苑子正用艾绒烘着脉枕,忽闻门外传来急促马蹄声。陈子敬裹着玄狐大氅闯进来,怀中抱着个锦缎包袱,蒸腾的热气里竟传出婴孩呜咽。

"这是恩师嫡孙,未足七月便..."书生揭开襁褓时手指发颤,露出张青白小脸。婴孩囱门凹陷如覆碗,哭声细若游丝。莲须以指尖轻触孩子掌心,惊觉其手厥阴经穴处似有寒泉涌动。

众人细问方知,此子乃其母跌扑早产,出生三日未进乳汁。芡实取来新制的米油,银匙边缘刚沾唇瓣,婴孩突然抽搐,十指蜷缩如鸟爪。

"先天禀赋不足,元阳式微。"沙苑子玉算盘上"紫河车"三字泛起血色,"需血肉有情之品填补胎元。"他话音未落,龙骨已从密室取出个琉璃罐,内中淡粉色药块在雪光里泛着珠泽。

牡蛎忽然按住药罐:"慢着!此子手心潮热,恐是虚阳外越。"他指尖凝了滴水珠滴在孩子囱门,竟见水雾蒸腾,"若径用温补,恐成抱薪救火。"

药堂陷入沉寂,唯闻雪粒敲窗。莲须忽然取来晒干的梧桐叶,就着炭火烘烤后覆在婴孩肚脐。"你们看!"叶片中央渐渐聚起水珠,边缘却迅速焦黄卷曲。

"上热下寒,阴阳离决。"芡实惊道,"这该如何用药?"她手中山茱萸不慎洒落,朱红果实滚过青砖,恰停在婴孩襁褓边缘。

沙苑子玉算盘突然倒转,珠上铭文化作"盐炒杜仲"四字:"紫河车研末,以人乳调和,寅时服用;杜仲用青盐炒至断丝,敷贴命门穴。"他转向正在研磨药材的龙骨:"取去年冬至收的霜桑叶,煎汤代茶。"

三日后的深夜,药堂后厢忽起啼哭。众人掌灯来看,但见婴孩囱门渐隆,掌心渗出温热的汗意。莲须正在调换药贴,忽觉指下肌肤微颤——那孩子竟抓住了她的翡翠镯子。

转眼冬至将至,药堂檐角的冰凌垂如倒悬银针。这日众人正炮制来年用的附子,忽见陈子敬引着个佝偻老丈进来。老者肩头积雪未拂,怀中紧抱着个鎏金手炉。

"这是司天监的杨掌案。"书生呵着白气介绍,"近年为圣人勘定陵寝方位,落得这般模样..."

老丈解开狐裘时,满室顿生阴寒。但见他面色黧黑如染墨,十指关节粗大似树根。莲须奉上的热茶还未沾唇,盏中已凝薄冰。

沙苑子把脉时眉峰骤聚:"尺脉沉迟,如石投深渊。"他玉算盘上"鹿角胶"三字结满霜花,"肾阳衰微至此,非大补真火不可。"

"且慢!"牡蛎突然掀开老丈后襟,"你们看!"但见其命门穴处隐现青紫斑纹,状如龟甲裂纹。龙骨取来铜镜映照,斑纹在镜中竟呈离卦纹样。

杨掌案长叹:"乾陵龙穴本属坎位,上月地动后竟现离火之象。"他从袖中取出罗盘,磁针在药堂内疯转不休,"老朽连施七道镇符,反被地火所伤..."

"天地人相应,外邪引动命门火衰。"沙苑子玉算盘急转如飞,"当借子午流注择时用药。"他望向正在称量鹿角胶的芡实:"明日冬至,一阳始生,正午时分行隔盐灸。"

次日午时,药堂天井积雪尽融。杨掌案伏卧在艾绒蒲团上,命门穴处堆着青盐,盐上插着七壮艾柱。沙苑子执朱笔在老者督脉画下二十四节气方位,笔锋停在冬至刻度。

"点火!"龙骨吹燃火折的刹那,檐角冰凌骤断。艾烟化作白鹤形貌,绕着天井中轴线盘旋三周。杨掌案脊背青斑寸寸消退,罗盘磁针渐渐归于静默。

月余后,老丈携古琴来访。调理后的双手在冰弦上拂出《阳春》古调,药柜里的附子竟在琴声中褪去麻性。莲须发现琴尾刻着"雷霄"二字,方知此木取自千年雷击枣木。

"冬至灸法合天时,鹿角胶补形,雷霄琴调神。"沙苑子抚摸着恢复平静的玉算盘,"医道至境,不过顺势而为。"他指尖停在"子午流注"四字上,窗外正飘下癸卯年的第一片雪。

惊蛰的雨丝裹着药香渗进青砖缝时,陈子敬已是仁德堂的常客。这日他携着个朱漆食盒匆匆而来,鬓角新添的星霜在晨光里微微发亮。药堂门前的忍冬藤抽出嫩芽,正好掩住他袖口洇湿的水痕。

"内子有妊四月,胎动忽止..."他揭开食盒的手抖得厉害,桂花糕的甜香里混着苦涩药气。沙苑子搭脉时神色渐凝,但见妇人右尺脉涩如轻刀刮竹,左关弦细似风过琴丝。

后厢传来婴孩清亮的啼哭,正是三年前那个早产儿在抓周。莲须抱着孩子过来时,小家伙正攥着把铜药匙不放。芡实忽道:"且取泰山磐石散来,合着金锁固精丸同用。"

"不可!"龙骨按住药柜,"磐石散温补气血,固精丸收敛肾气,两方相合恐滞气机。"他腰间铜秤撞在药屉上,震落几片去年收的霜桑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方剂杂论》,方便以后阅读方剂杂论第85章 金锁固精丸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方剂杂论第85章 金锁固精丸并对方剂杂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