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的退休仪式
8月24日,镇中心小学礼堂里座无虚席,全镇一百多名教师齐聚一堂,参加新学期的开学工作会议。电风扇在头顶嗡嗡作响,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的燥热。
陈主任站在主席台上,清了清嗓子:“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议程,为今年光荣退休的八位老教师举行表彰仪式。”
礼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坐在第一排的李正全下意识地整了整衣领。他是李月华的二叔,今天是他正式退休的日子。
“请李正全、王淑芳、张建国......八位老师上台!”陈主任的声音透过有些失真的麦克风传来。
李正全缓缓起身,他的背有些佝偻,那是常年伏案批改作业留下的痕迹。他缓步走上主席台的几步路格外认真,仿佛在丈量自己四十年的教育生涯。
何校长笑容满面地为每位退休教师佩戴大红花。当轮到李正全时,何校长握着他的手久久不放:“李老师,您是我们镇教育系统的骄傲啊!”
大红花鲜艳夺目,衬得李正全黝黑的脸庞更加沧桑。他抿着嘴,眼角泛起细密的皱纹,那是岁月和笑容共同刻下的痕迹。
“下面请李正全老师代表退休教师发言。”陈主任宣布道。
李正全走到话筒前,从口袋里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手有些微微发抖。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有力:“各位领导、同事们,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很复杂……”
礼堂里安静下来,只有电风扇转动的声音。
“四十二年前,我刚满十八岁,被分配到最偏远的马家沟教学点。那里只有一间土坯房,窗户是用塑料布订着的,冬天上课时,孩子们的手冻得通红。”
坐在后排的林小华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何校长开会前悄悄告诉他,会后要写一篇关于李正全的报道。
“后来几个教学点撤并,我到了小店小学,一待就是三十二年。”李正全继续说道,声音有些哽咽,“记得有个冬天特别冷,孩子们冻得直跺脚。我就带着他们到操场上跑步热身,然后围成一圈在阳光下上课……”
就在这时,礼堂后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着深色西装的中年男子在西城县徐县长的陪同下悄然走入。陈主任最先注意到,惊讶地站起身:“韩市长?”
会场立刻骚动起来。韩市长摆摆手,示意不要陈主任打断李正全的发言,自己找了个空位坐下。
李正全也看到了韩市长,他愣了一下,随即认出了这位特殊的“学生”。
“我……我教过的学生有的成了医生,有的当了工程师,还有的……”他的目光与韩市长相遇,“还有的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这就是我最大的骄傲。”
发言结束后,韩市长快步走上主席台。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位平日里雷厉风行的市长竟然向李正全深深鞠了一躬。
“李老师,您还记得我吗?”韩市长握住李正全的双手,眼中闪着泪光,“我是韩志明,32年前您在小店小学教过的学生。”
李正全的嘴唇颤抖着:“记得,当然记得……你那时候是班长,作文写得特别好……”
“要不是您,我早就辍学了。”韩市长的声音有些哽咽,“是您三次翻山去我家,说服我父母,还偷偷替我交了学费……”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徐县长赶紧上前,为每位退休教师送上红包。当递给李正全时,徐县长低声道:“李老师,韩市长特意嘱咐,要好好感谢您这样的乡村教师。”
会议结束后,中心小学在孙少林的餐馆安排了退休宴。
“李老师,这杯酒我敬您。”韩市长举着酒杯,声音洪亮,“没有您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我。您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李正全连忙站起来,酒杯里的酒因为手的颤抖而晃出几滴:“韩市长言重了,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叫我志明就行,在您面前我永远是学生。”韩市长一饮而尽,“您知道吗?我每年春节回镇上,第一件事就是去小店小学看看。虽然您放假回家了,但我站在教室外,总能想起您当年讲课的样子。”
宴会结束后,林小华来到李正全家里,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撼——客厅墙上挂满了照片,全是李正全和不同届学生的合影;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几十本厚厚的相册,每本都标注着年份;茶几玻璃板下压着已经发黄的学生作文和成绩单。
“这些都是宝贝啊。”李正全抚摸着相册封面,眼中流露出温柔的神色,“每个孩子我都记得。”
林小华注意到书桌抽屉半开着,里面露出一叠汇款单。李正全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这些年有些学生家里困难,我就……就帮衬一点。”
“您自己……”林小华环顾简朴的居所,老旧的电风扇,褪色的沙发套,一切都显示主人生活的清贫。
“我够用了。”李正全摆摆手,“教师工资虽然不高,但一个人花绰绰有余。那些孩子更需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