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的中原大地,晋国曾经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想当年晋文公称霸中原,号令诸侯,那威风劲儿,连周天子见了都得客客气气的。可谁能想到,到了春秋晚期,这棵百年大树从根儿上开始烂了——国君的权力就像漏勺里的水,越漏越少,最后实权全落在了智、赵、韩、魏四大家族手里。
这四家里头,又数智氏最牛气。智家的掌舵人智伯瑶,生得五大三粗,说话声儿能震得房梁上的灰往下掉。他当上晋国正卿(相当于宰相)后,腰杆子挺得更直了,天天琢磨着怎么把其他三家的地盘吞进自己兜里。
有一回,智伯瑶把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都叫到跟前,一拍桌子说:"如今晋国看着风光,实则内忧外患。为了增强国力,你们每家都得割出一万户的土地和人口,交给公家!"
韩康子气得直哆嗦,刚想发作,家臣段规在他耳边小声说:"大人,智伯瑶贪婪又霸道,咱们这会儿硬顶肯定吃亏。不如先把地给他,等他骄纵起来,再找机会收拾他!"韩康子咬咬牙,只好乖乖交出土地。
魏桓子心里也窝火,但一想韩家都给了,自己不给就是出头鸟,也捏着鼻子认了。
轮到赵襄子,这小伙子性子倔,当场就把桌子拍得震天响:"做梦!土地是祖宗传下来的,谁也别想拿走!"智伯瑶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当场就放出狠话:"好你个赵襄子,敬酒不吃吃罚酒!"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带着韩、魏两家的军队,浩浩荡荡杀向赵家。赵襄子知道硬拼不过,带着族人退到晋阳(今山西太原)死守。晋阳是赵家经营多年的老窝,城墙厚实,粮草充足,百姓也都支持赵家。
智伯瑶围着晋阳猛攻了三个月,愣是没啃下这块硬骨头。他站在城外的高坡上,望着护城河的水,突然一拍脑门:"有了!"他让人掘开晋水的堤坝,大水像脱缰的野马,哗啦啦地灌进晋阳城。
城里顿时成了一片泽国,老百姓只能把锅吊起来做饭,睡觉都得爬到屋顶上。可即便这样,赵襄子和百姓们还是咬牙死守。智伯瑶得意洋洋地带着韩康子、魏桓子去看水攻,还指着洪水说:"我今天才知道,这大水原来能灭国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韩康子和魏桓子对视一眼,心里都咯噔一下——他们两家的都城旁边,也都有条大河啊!今天智伯瑶能用这招对付赵家,保不准哪天就会用在自己头上!
赵襄子这边也没闲着,他派谋士张孟谈偷偷出城,找到韩康子和魏桓子:"二位大人,唇亡齿寒啊!今天智伯瑶灭了赵家,明天就轮到你们了!不如咱们联手,反杀智伯瑶!"
韩、魏两家早就受够了智伯瑶的气,当下一拍即合。深夜,韩、魏军偷偷挖开堤坝,把洪水引向智伯瑶的军营。赵军也趁机从城里杀出,三路大军像三把钢刀,直插智军心脏。
智伯瑶从睡梦中惊醒,只见军营里一片汪洋,喊杀声震天。他连衣服都没穿好,就被赵军逮个正着。脑袋被砍下来后,赵襄子还把他的头骨做成了酒杯。曾经不可一世的智氏家族,就这样彻底覆灭了。
智家一倒,晋国再也没人能镇得住场子。韩、赵、魏三家你一块我一块,把晋国的土地瓜分干净。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没办法,只好顺水推舟,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曾经称霸中原的晋国,就这样从地图上消失了。
这场"三家分晋",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彻底改变了战国格局。从此,春秋时期那种表面上还讲点规矩的争霸战,变成了赤裸裸的灭国大战。各国为了抢地盘、争人口,无所不用其极,中国历史也正式从春秋进入了更残酷的战国时代。
后人提起这段历史,总忍不住感叹:权力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智伯瑶太贪心,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把自己撑死了;韩、赵、魏三家为了自保,从对手变成盟友,又从盟友变成新的竞争者。这盘下了上百年的权力大棋,道尽了人性的复杂,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一个国家要是内耗严重,再强大也会走向衰落。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嘻哈史诗看古今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