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那些事1《神光满室》

作品:九州民间志|作者:一分零二秒|分类:悬疑|更新:2025-05-06 13:37:28|字数:9660字

三人在雪地狂奔,身后传来公差的咒骂与犬吠。秀秀冻得发抖,阿泉脱下棉袄裹住她,自己只穿单衣,却觉怀中的石头越来越暖,竟不觉得冷。清虚子引着他们拐进乱葬岗,荒坟间的积雪突然浮现出脚印,正是大禹治水时的特殊步法。

“当年大禹铸九鼎镇九州,”清虚子边跑边说,“此石乃九鼎之余脉,能分水气、聚民力。五十年前黄河决堤,我师父曾用半块玄晶堵住缺口,不想今日竟在你手中得见全璧。”

阿泉这才想起,父亲临终前曾说过,李家祖上是黄河边上的治水匠人,因得罪官府才逃到应天府。他摸出石头,裂缝已完全愈合,表面浮现出细密的水纹,像有一条微型黄河在石中流淌。

“前面就是长江渡口!”清虚子指着江面,“过了江,便是红巾军的地盘。”

话音未落,江心传来梆子声。三艘官船亮起火把,封锁江面。阿泉望着怀中的秀秀,她已冻得昏过去,小脸煞白如纸。石头突然发出强光,竟在江面上凝结出冰桥,冰层下隐约可见金色鲤鱼游动。

“快上桥!”清虚子推了他一把,“玄晶借了长江水精,只能维持半盏茶时间!”

冰桥在脚下咯吱作响,身后的官船传来弓箭破空声。阿泉突然转身,将石头高举过头顶,蓝光化作水墙挡住箭矢。他望见官船上的达鲁花赤,腰间正挂着半块与玄晶相似的石头——原来元廷早已在搜集治水灵宝,妄图镇压黄河水患,维系气运。

“爹,疼……”秀秀在怀中呢喃。阿泉低头,见她手腕的冻伤在蓝光中痊愈,却有血丝顺着指缝渗出,融入石头的水纹。他突然明白,玄晶认主需要代价,秀秀的血,就是打开灵宝的钥匙。

徐寿辉亲自迎出帐外,看见阿泉手中的玄晶时,眼中闪过泪光:“二十年前,我爹被元廷征去修黄河,临死前曾托人带话,说黄河底下埋着大禹的分水石,得之可得天下水脉。”

清虚子取出罗盘,指针在玄晶上方画出太极图:“元廷手中有半块‘定海神针’,乃当年忽必烈从南海龙宫盗来,与这‘分水玄晶’本是一对。若双晶合璧,可断天下江河,亦可聚九州水德。”

阿泉想起达鲁花赤腰间的石头,突然明白父亲为何至死未提祖上的秘密——元廷为得灵宝,早已杀尽天下治水匠人,李家能在应天府苟活二十年,全因玄晶一直藏在河滩的泥沙中,未被察觉。

“去年黄河决堤,”徐寿辉一拳砸在木桌上,“元廷征发十七万民夫,却将治河银中饱私囊,导致堤坝崩塌,淹死百姓数十万!如今有了玄晶,我们能引黄河水灌大都,冲垮元朝气运!”

阿泉攥紧石头,掌心传来秀秀的体温。自渡江后,小姑娘就发起了高热,嘴里不停念叨着“河神爷爷”。清虚子说,她的血脉与玄晶共鸣,正在承接大禹的治水之力,却也在透支生命。

“不能让孩子做祭品!”阿泉突然站起,“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难道是为了让后人拿孩子换天下?”

帐内哗然。徐寿辉的副将拍案而起:“妇人之仁!若不用玄晶,来年黄河再决堤,又要死多少人?”

阿泉望着帐外的篝火,火光中浮现出秀秀趴在炕头临摹《金刚经》的模样。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金匠的手,该打制救人的药杵,不是杀人的兵器。”他将玄晶贴在胸口,水纹在皮肤上流淌,竟与他幼时得过的水痘疤痕重合——原来,玄晶早已在暗中护佑他二十年。

应天府的府衙里,达鲁花赤正对着半块定海神针发愁。

“汉人贼子狡诈,”他用蒙古语咒骂,“若让分水玄晶落入红巾军之手,黄河水倒灌大都,咱们都得喂鱼!”

桌案上摆着占星师的密报:“岁星犯南斗,主水官失位。唯有双晶合璧,方能逆转天命。”他摸向腰间的石头,裂缝中渗出的黑水已染黑了玉带,那是黄河水患的怨气,正在反噬元廷的气运。

“大人,”师爷小心翼翼开口,“不如悬赏缉拿李阿泉?江湖传言,分水玄晶认主,唯有血亲能催动,若杀了他女儿……”

达鲁花赤的瞳孔骤缩。他见过太多灵宝认主的惨状——当年八思巴国师为催动龙章五色,活活耗死了三个血脉弟子。他突然冷笑:“汉人有句话叫‘以子为质’,派人去金匠巷,把王婆婆那些老弱妇孺抓来,我倒要看看,李阿泉是要女儿,还是要乡亲。”

滁州大营的医疗帐里,秀秀的高热退了。

她望着帐顶的牛皮,突然指着虚空:“爹,你看,河神爷爷在跳舞!”阿泉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蓝光在帐内凝成水龙,龙首正是大禹的模样,腰间系着当年治水的耒耜。

清虚子突然跪地:“禹王显灵!”水龙张口,吐出一卷竹简,落在阿泉手中。展开一看,竟是失传千年的《水经密卷》,图上标注着天下水脉的穴位,黄河的“龙眼”正在开封附近,若用玄晶刺入,可引河水北流,淹没大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九州民间志》,方便以后阅读九州民间志元朝那些事1《神光满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九州民间志元朝那些事1《神光满室》并对九州民间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