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打造地球仪

作品: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作者:脑袋蒙蒙|分类:历史|更新:2025-05-15 21:54:34|字数:4348字

朱元璋面前的这份驴宝,是由徐兴祖亲自精心制作的,要是不好吃才奇怪呢!

然而朱元璋一点也没嫌弃,很快便吃得干干净净。

连一滴汤都没剩下。

这不仅因为朱元璋知道这是难得的好东西,不舍得浪费。

更重要的是,经历过艰难岁月的他,在饮食上并不挑剔。

只要是能吃的东西,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夜宵后,朱元璋决定今晚不回去了,就留在坤宁宫。

马皇后怎么赶都不走。

于是当晚朱元璋就在这儿歇下了。

看着撒娇似的孩子气的老朱,马皇后无可奈何,最后还是让他留了下来。

当然,这也与她的病情明显好转有关。自从她生病以来,朱元璋每天都来看望她,一直平安无事。

否则的话,就算朱元璋再怎么撒赖,马皇后也不会答应他留在坤宁宫过夜……

……

寿宁宫内,韩成同样未眠,他正聚精会神地利用各种材料试着打造地球仪。

此事势在必行。

若不能成功制成,纵然说得天花乱坠,朱元璋、朱标等人仍难以理解诸多深意。

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让朱元璋等人开阔眼界,见识外界的广阔天地。

通过对比大明疆域与全球陆地面积的巨大差异,使他们产生震撼之感,颠覆原有的狭隘认知。

由此,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难以抹去的渴望扩张领土的种子!

韩成坚信,当他们意识到世界之辽阔,而大明仅为其极小部分后,心态必然发生转变。

重新审视世界时,思考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这地球仪一旦完成,不仅对未来的航海事业意义重大,更将在观念上对朱元璋等人产生深远影响。

韩成已立下决心,今夜定要将其完成!

如此关键之物,岂能拖延?

室内灯光摇曳,光线忽明忽暗,令人心神恍惚。

看着才初具雏形、尚需大量努力才能完工的地球仪,韩成果断放下手中事务,准备休息。

至于那句“不做好地球仪就不睡觉”的说法……存在吗?

他自己怎会作出这种完全不符合自身风格的决定?

宁国公主朱有容,这会儿也未曾合眼,心中满是愧疚。

缘由在于她直到快入眠之际,才猛然记起挨了父皇一顿痛打的二哥。

昨日得知二哥刚归家便遭父皇重责时,她便打算今日前去探望。可今日与韩公子相处后,他对未来生活的描述深深吸引着她,让她心生向往,彻底将此事抛诸脑后。

直至刚刚才想起。

一想起这事,宁国公主顿觉惭愧不已。

觉得自己实在不该如此。

二哥素来对她关怀备至,处处为她着想。

而如今二哥被打得这般狼狈,她却全然忘却。

太不应该了!

绝不能这样!

明日!

明天定要去看望二哥!

明日拜访不算迟。

下了这个决心后,宁国公主内心的愧疚渐渐淡去,不再那么沉重,很快便沉沉睡去。

不知她在梦中经历了何事,嘴角不时浮现出笑意。

甚至数次面露娇羞之态……

……

“大师,您又是如何知晓的?”

南京燕王府的顶层,朱棣突然抬起头看向道衍和尚,语气中透着几分惊疑地问道。

道衍轻轻点头道:“此事并不难推测。皇后娘娘重病,如今竟已无恙。能治此疾者,必是拥有起死回生般医术之人。纵是医死人、活枯骨,也不为过。

徐大将军所患背痈,虽非绝症,但终究不易根除。他现今尚不至于生命垂危,此疾亦未至不可救药之地步。然而殿下却言其时日无多,且深信无疑。若非那位治愈皇后娘娘的神医,还会是谁呢?”

朱棣听罢,缓缓点头道:“大师所言极是,正是那位神医这般说过。”

说完,他又饮了一口酒,眉宇间满是愁绪。

“那神医既能治愈皇后娘娘重疾,为何对徐大将军的背痈却束手无策?”

朱棣沉声道:“那神医称,病各有异,隔行如隔山,病亦如此。”

道衍闻言,点头会意,将盘中的零星猪杂尽数挑出食用,践行了真正的‘光盘’之举。

片刻后,朱棣继续说道:“并非全然无解,那神医提议,在大明大力推广医学,广纳医者。待日后医术精进,或许便能救治岳父性命。”

最后的一丝内脏也被道衍仔细地挑尽吃光,他放下筷子,用手背随意一抹嘴边,说道:

“此人的主意,讲了跟没讲一样。

且不说推广医学要花多少钱财。

单论其中所需时间,徐大将军怕是等不及。

医学的进步,并非投入资源、着手推进就能立刻见效。

这好比用砂石慢慢打磨,耗时极久。

而且,很可能投入大量精力与金钱后,收获寥寥。”

“我明白。”朱棣点头,“但我们仍需坚持。

难道只因费时长久或效果有限便放弃?

若是如此,日后其他人再遇相同病症,岂非只能听天由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第141章 打造地球仪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第141章 打造地球仪并对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