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药材世界

作品:医女的大唐恋歌|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分类:古言|更新:2025-05-16 19:10:02|字数:6242字

苏瑶将崔婉的建议铭记于心,在暖阁与崔婉分别后,她便一头扎进对新教学方法的思索中。回到药铺,夜晚时分,药铺内寂静无声,唯有昏黄的灯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苏瑶坐在堆满医书的桌前,眉头紧锁,眼神专注地翻阅着一本本古籍。她试图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灵感,手指在泛黄的书页间轻轻划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

苏瑶站在药铺的柜台后,望着崔婉认真抄写药方的背影,不禁想起几日前教她认识黄芪时的情景。

那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斜斜地洒进来,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瑶特意选在这个时辰,因为晨光最是柔和,能让人心静。她轻轻唤了声:"小姐。"

崔婉抬起头,一双杏眼还带着几分朦胧睡意。她今日穿了件淡青色的襦裙,裙摆上绣着几枝素雅的兰花,衬得她愈发清丽动人。

"来,你看这个。"苏瑶从药柜中取出一把黄芪。黄芪的根茎细长,表面有着细密的纵纹,分支处更是盘根错节,宛如人体的经络图。

崔婉凑近细看,鼻尖几乎要碰到黄芪。她身上带着淡淡的茉莉香,那是她惯用的香粉味道。苏瑶注意到她的睫毛很长,在晨光中投下一片小小的阴影。

"你看,这黄芪的形态,是不是很像我们身体里的经络?"苏瑶轻声说道,"人体的经络负责输送气血,而黄芪呢,有着补气固表的功效。就像是在给我们的气血'加油打气'。"

崔婉的眼睛亮了起来,她小心翼翼地接过黄芪,指尖轻轻抚过那些细密的纹路。"真的好像啊,"她惊叹道,"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苏瑶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她知道,崔婉虽然聪慧,但从小养在深闺,对药材的认知大多停留在书本上。要想让她真正理解,必须找到适合她的方法。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几日,苏瑶就发现崔婉在记忆其他药材时,又开始犯迷糊。那日午后,崔婉正在辨认当归和川芎,却总是将两者的功效记混。

"小姐,"苏瑶叹了口气,"当归是补血活血的,而川芎是行气活血的,它们虽然都有活血的作用,但侧重点不同。"

崔婉懊恼地揉了揉太阳穴:"我明明记得的,可是一到要用的时候就分不清了。"

苏瑶看着她苦恼的样子,心中一动。她想起师父曾经说过,学医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更要懂得观察和体会。也许,是时候换一种方法了。

次日一早,苏瑶便带着崔婉出了城。春日的晨风还带着些许凉意,吹得路边的野草轻轻摇曳。崔婉跟在苏瑶身后,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苏姐姐,我们要去哪里?"

"去附近的村子,"苏瑶回头笑道,"带你去看看真正的药材是怎么用的。"

两人沿着乡间小路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来到一处依山而建的村落。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孩童正在玩耍,见有生人来,都好奇地张望。

刚进村,就听见一阵呻吟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正扶着腰,艰难地往家走。他的脸色发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苏瑶快步上前:"大叔,您这是怎么了?"

男子抬头,见是个年轻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唉,前几日忙着春耕,可能是累着了,这腰啊,疼得厉害。"

苏瑶仔细打量他的面色,又让他活动了几下,心中已经有了判断。她转身对崔婉说:"小姐,你看这位大叔的症状,可有什么想法?"

崔婉有些紧张,但还是仔细看了看:"面色发黄,行动不便,应该是...肝肾不足?"

"不错,"苏瑶赞许地点头,"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所以会腰酸背痛。"说着,她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中取出一块树皮。

"这是杜仲,"她将树皮递给崔婉,"你摸摸看。"

崔婉接过树皮,入手坚韧,表面有着细密的纹路。"好结实啊,"她惊叹道,"就像...就像人的筋骨一样。"

"正是,"苏瑶笑道,"杜仲树皮坚韧,就如同我们强壮的筋骨。它能补肝肾,肝肾好了,筋骨自然强健。"她转向那位村民,"大叔,您把这杜仲拿回去,煎水服用,每日两次,连服七日,应该就能见效了。"

村民连连道谢,接过药材蹒跚着离开了。

崔婉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苏姐姐,我好像明白了。看到杜仲,我就会想起它的树皮有多坚韧,然后想到它能强健筋骨..."

苏瑶欣慰地笑了:"正是如此。学医不仅要记住药材的功效,更要理解其中的道理。就像这位大叔,我们不仅要治他的腰疼,更要明白为什么会腰疼。"

两人继续在村中行走,苏瑶不时指着路边的野草讲解:"你看,这是车前草,叶子宽大如车盖,能清热利尿;那是蒲公英,花开如伞,能清热解毒..."

崔婉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问题。她发现,当药材与真实的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时,记忆起来竟然如此轻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医女的大唐恋歌》,方便以后阅读医女的大唐恋歌第176章 药材世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医女的大唐恋歌第176章 药材世界并对医女的大唐恋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