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不知疲倦

作品:医女的大唐恋歌|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分类:古言|更新:2025-05-16 21:22:19|字数:6466字

"苏大夫,门外已经排了二十多人了。"学徒阿青推门进来,手里端着刚煎好的养心茶,"您先喝口茶吧。"

苏瑶接过茶盏,温热透过瓷壁传到指尖。她啜了一口,苦涩中带着甘甜,是祖父留下的方子,专治心神耗损。透过半开的窗棂,她看见院门外蜿蜒的队伍——拄拐的老者、怀抱婴孩的妇人、面色蜡黄的青年...每一张脸上都刻着相似的期待与痛苦。

"请第一位进来吧。"苏瑶放下茶盏,整了整衣襟。

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弯腰跨过门槛。他脸色铁青,嘴唇却泛着不正常的紫红,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口气。

"林铁匠?"苏瑶认出了这位镇上有名的打铁匠人,"上次给您开的止咳药不管用吗?"

林铁匠重重坐在诊椅上,从怀里掏出一块染血的帕子:"苏大夫,咳得更厉害了,昨儿夜里还见了红。"

苏瑶心头一紧。她示意林铁匠伸出舌头——舌质暗紫,苔薄黄。又为他搭脉,指下如按琴弦,数而有力,肺脉尤其浮紧。

"三个月前淋雨后就一直没好透?"苏瑶边问边观察林铁匠的面色。

"是啊,起初以为是小风寒,喝了些姜汤。后来咳得厉害,去西医院照了片子,说是肺里有阴影,给开了些白药片,吃了反而更难受。"林铁匠说着又咳嗽起来,这次咳得弯下腰去,帕子上又多了一抹刺目的鲜红。

苏瑶轻轻拍着他的背,等他喘息稍平,才道:"您这是寒邪入肺,久郁化热,热伤肺络。西药寒凉,与您体质不合,反而加重了病情。"

她取出一套银针,在酒精灯上消过毒:"我先给您行针通络,把肺经的郁热散出来。"

林铁匠有些畏惧地看着那些细长的银针,但还是点了点头。苏瑶找准他背部的肺俞穴、风门穴,手法娴熟地进针。针尖刚入皮肤,林铁匠就"嘶"地吸了口气。

"有感觉是好事,说明经气尚通。"苏瑶轻声安慰,又在他手上的太渊、列缺等穴位下了几针。

奇妙的是,不到半刻钟,林铁匠的呼吸就平稳了许多,脸上的青紫也褪去几分。苏瑶起针后,他惊讶地活动着肩膀:"胸口不似先前那么闷了!"

"这只是暂时缓解。"苏瑶提笔写下药方,"您需要服用清肺化痰、凉血止血的汤药。黄芩、桑白皮、杏仁、生地、丹皮..."她的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游走,"再加一味三七粉冲服,止血不留瘀。"

林铁匠千恩万谢地拿着药方出去了。苏瑶刚想喝口水,门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苏大夫!求您救救我娘!"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闯进来,脸上挂着泪痕,身后跟着两个抬担架的邻居,上面躺着一位面色苍白的中年妇人。

苏瑶立刻起身:"快抬到里间榻上!"

少女名叫小荷,是城外村里的。她母亲一个月前突然双腿无力,如今已完全不能行走。苏瑶为妇人仔细检查,发现她下肢肌肉萎缩,皮肤干燥无华,脉象沉细无力。

"发病前可有什么异常?"苏瑶问道。

小荷抹着眼泪说:"娘亲去年冬天在河边洗衣,失足落水,受了寒。之后就一直说腿脚发凉,今年开春就渐渐走不动路了。"

苏瑶点点头,这是典型的"痿证",寒湿伤阳,气血不能温养筋脉所致。她取来艾条,在妇人的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施灸。艾绒燃烧的香气弥漫开来,妇人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

"有感觉吗?"苏瑶轻声问。

妇人虚弱地点点头:"热乎乎的,像是冻僵的脚泡在温水里。"

苏瑶又开了补气活血的方子:黄芪、桂枝、当归、牛膝...特别嘱咐要用黄酒送服,以助药力温通。看着小荷担忧的眼神,她安慰道:"这病需要时日调理,但并非无药可医。每三日来复诊一次,我会调整方子。"

送走这对母女,日头已经高悬。苏瑶的腰背隐隐作痛,手指也因不断诊脉而发僵。阿青端来的午饭早已凉透,她却只匆匆扒了几口。

喜欢医女的大唐恋歌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医女的大唐恋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医女的大唐恋歌》,方便以后阅读医女的大唐恋歌第184章 不知疲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医女的大唐恋歌第184章 不知疲倦并对医女的大唐恋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