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传话太监退下,贾赦凑了过来,眼中闪着贪婪的光:"铭哥儿,那照夜玉狮子可是千金难求的宝马,改日让赦大伯也开开眼?"
陆铭淡淡一笑:"可惜是圣上赏赐,要不赦大伯喜欢,我定会直接相送。"
贾赦碰了个软钉子,讪笑不语。
王夫人连忙插嘴问道:“铭哥儿,你刚说的我那大丫头要苦尽甘来了?到底是何含义啊?”
陆铭故作高深道:“政伯母,天机不可泄露,总归有好事发生。”
史太君忽然咳嗽起来,鸳鸯忙捧过参汤。老太太抿了一口,浑浊的眼珠盯着陆铭:"铭哥儿,你是个有造化的。只是这官场险恶,你要多加小心。"
陆铭心中一暖,躬身道:"孙儿记下了。"
众人又热闹了一阵,便开始散去。
陆铭走出荣庆堂,便见宝钗立在垂花门下。她今日穿着蜜合色绣折枝梅的褙子,领口一圈雪白的风毛衬得她肤若凝脂,腰间半块鱼纹玉佩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铭兄弟。"宝钗福身一礼,声音清润如珠落玉盘,"前日多亏你救了家兄,否则他性命难保。母亲还因这事哭了一宿,今日特让我来道谢。"
陆铭连忙还礼:"宝钗妹妹客气了,薛兄与我是亲戚,出手相助是应当的。"
宝钗抬眸,眼中带着几分感激:"铭兄弟不必自谦,家兄性子莽撞,若非你及时赶到,只怕……"她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母亲说,改日要亲自设宴谢你。"
陆铭笑道:"薛姨妈太客气了,不过是一桩小事,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宝钗微微颔首,唇角含笑:"还是要铭兄弟赏光,只是这几日你也辛苦了,也该好好歇歇。若是得空,不妨来梨香院坐坐,母亲新得了些好茶,正好一起品鉴。"
陆铭点头应下:"改日一定叨扰。"
两人又寒暄几句,宝钗便告辞离去。她沿着游廊缓步而行,裙裾扫过青砖地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走到梨香院门口时,她忽然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陆铭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推开院门,宝钗发现薛姨妈正坐在廊下,手中捧着一盏茶,目光却有些失神。见宝钗进来,薛姨妈忙放下茶盏,招手让她近前:"囡囡,可曾见到铭哥儿了?"
宝钗点头:"见到了,铭兄弟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让母亲不必放在心上。"
薛姨妈叹了口气,眼中带着几分愧疚:"你哥哥那性子,真是让人操心,连着你也名声受损。前日若不是铭哥儿,只怕……"她说着,眼圈又红了。
宝钗忙上前握住母亲的手,柔声安慰:"母亲不必忧心,哥哥经此一事,想必也会改过自新。"
薛姨妈摇头苦笑:"他那性子,哪是那么容易改的?"她顿了顿,忽然压低声音,"囡囡,你是不是对陆铭有好感?"
宝钗一愣,随即垂下眼帘:"铭兄弟为人正直,才干出众,是个难得的君子。"
薛姨妈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是啊,这样的年轻人,如今可不多见了。"她顿了顿,似是无意般说道,"你哥哥若是有他一半稳重,我也就放心了。"
薛姨妈顿了顿又道:“我对陆铭也颇为满意,虽然门第不显,但是能力出众,这次又得圣上青眼,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只是...只是前日你姨母王夫人,暗示我想让你与宝玉亲上加亲。虽然老太太更属意黛玉,但是你姨母说她来想办法。”
薛姨妈说完紧盯宝钗反应,似是想从中探出宝钗真实想法。
宝钗没有接话,只是低头抿了一口茶。茶香氤氲中,她忽然想起方才陆铭立在垂花门下的身影,玄色飞鱼服衬得他愈发挺拔。
“囡囡,”薛姨妈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若是……让你选你怎么……"
宝钗手一颤,茶盏险些脱手。她抬眸看向母亲,眼中带着几分慌乱:"母亲!你这乱说若被旁人听到了,还不一定怎么想我们薛家呢。"
薛姨妈忙摆手:"我又不会出去说,罢了罢了,是我多嘴了。"她叹了口气,"只是你年纪也不小了,总该为自己打算打算。"
宝钗低下头,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忽然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母亲,"宝钗轻声开口,"铭兄弟能力出众,人品贵重,未来前途定然远胜那些受祖荫照顾的勋贵子弟。"
薛姨妈闻言一喜,她自是能听出自家女儿话中含义的:“好好好,囡囡,你是个有主意的,正好咱们过几日,也要设宴答谢铭哥儿,到时候都交给娘来办。"
宝钗闻言脸上飞霞,不敢继续搭话。
梨香院内茶香袅袅,宝钗坐在廊下,望着天边那轮渐圆的明月,心中却如那茶汤般,泛起层层涟漪。
---
次日,南城千户所内,陆铭刚踏入值房,便见张猛三人眉开眼笑地围了上来。
"大人!"张猛搓着手,脸上堆满笑容,"这次案子办得漂亮,圣上龙颜大悦,刚北镇抚司传话,我们仨都记了一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