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的烛火。
凄清的营地。
营帐内外静的出奇。
杜康默默翻出一套新茶具,摆在树墩上,掏出茶包泡了茶。
四人继续坐好,默默喝茶。
杜康看着杨谦眉间笼罩浓郁的愁云惨雾,显然是对武功不够纯熟耿耿于怀,忍不住笑道:“杨大人,要想熟练掌握一门上乘武功,确实需要十年八年之功。你起步太晚,肌肉反应和头脑反应自然要比自小练武的人慢上半拍,这是难以改变的现实问题。
若只是用于行走江湖单打独斗,凭着你那身世所罕见的内功,别说比对手慢上半拍,就算是慢上两拍三拍,你也有机会越级强杀比你武功更强的好手。
江湖武学大多侧重技巧,沉迷于修炼花里胡哨的招式,疏于打磨筋骨力道,出招的力道狠辣远远不如沙场武学。
除了一些杀人不眨眼的邪派高手,一般名门正派的江湖武学讲究制敌而不杀敌,所以江湖武学的杀招并不算多,很多招式都是点到即指。
但沙场武学没有道理可讲,一招一式都是奔着杀人去的,沙场武学整体上比江湖武学更狠更毒更快更强。
沙场之上往往一招决定生死,慢半拍足够一个人死上十次百次,这就是沙场征战的残酷。”
杨谦听得心烦意乱,歪着脖子瞅他:“所以呢?我注定只能是这个水平,没有办法迅速提高实战能力?”
三人之中数曹子昂武功最强,单打独斗超过江湖一流高手。
黄石标力大无穷,刀法霸道,冲锋时的样子就像一头势不可挡的大犀牛,对敌阵的破坏力犹在曹子昂之上。
杜康以智计见长,武功逊于二人,不敢在他们面前班门弄斧,讪笑道:“好像办法确实不多。”
曹子昂直勾勾瞪着杨谦,冷冷道:“办法并非没有,只怕你做不到呀。”
杨谦双眼放光,冲过去抓着曹子昂双手,催促道:“快说,快说,只要办法有用,我一定做得到。”
曹子昂脸上浮现一丝悠远淡漠的笑意:“办法就是,你要把四象擒拿手那些华而不实的江湖招式完全抛开,短时间内不要再去练霸王枪法,而是照我的法子坚持苦练三招,把这三招练的滚瓜烂熟,有深厚内功做基础,实战水平应该可以很快提升几个台阶。”
杨谦眉头拧到一处:“为何?”
曹子昂耐心为他讲解:“四象擒拿手固然是当世擒拿短打功夫的巅峰,但这门武功是和尚创出来的,是纯粹的江湖武学,佛门武学。
那些和尚整天念经礼佛,讲什么慈悲为怀,追求制敌而不杀敌,他们创的武功华而不实,练的越多,对实战能力限制越大。
其实真正斩将杀敌的功夫贵精而不贵多,左右无非是直刺、横斩、竖劈,三招足矣,四象擒拿手号称只有三式,据说第一式第二式竟有数百种繁复变化。
在江湖人士看来,这些招数确实是精微玄奥,但在我们沙场将士看来,这些招式纯属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沙场之上到处都是人马兵器,没有见招拆招的机会,再精微玄奥的招式也敌不过一排长枪长刀。
你起步比别人晚了十几年,想在短时间内将几百种华而不实的招式练熟谈何容易?
即便你练的时候滚瓜烂熟,但头脑反应和肌肉反应注定比不上自幼练功的人,临敌对阵还得去思考我要用哪一招。这一想,出手速度自然会拖慢几拍。
虽说武功招式是越多越强,但你拥有一身超凡绝俗的内功,练太多花花招式反而会拖慢你的出招速度。
你要把所有繁琐招式暂时丢到一边,埋头苦练直刺、横斩、竖劈三招,每天反复练习几千遍,练到随时随地都能拔刀出鞘,尽快把肌肉反应头脑反应练出来。
练熟之后,遇到敌人不用去想该出什么招,拔刀照头猛劈过去,出刀越快越好,力道越强越好,没劈死立刻横砍,砍完之后再劈。
总之遇到敌人你要先下手为强,追着对方往死里打,不给敌人留下一丝喘息之机。
这法子对普通人而言自然是下策,但你内功深不可测,每一招都能爆发出常人难以企及的破坏力,一般好手绝对抵抗不了,非死即伤。
要是两招还没砍死对方,那就不断重复,一遍又一遍,一轮又一轮,直到累的精疲力尽,任你宰割。
等你把这基础三招练的行云流水,再去研习霸王枪法,千万不要一边练刀一边练枪,练来练去会把自己练晕的。
这是个不折不扣的笨办法,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对你或许是最有效的,就看你能不能坚持下去。
若能坚持,我敢打赌,一个月后,你的实战水平必定让人刮目相看,三个月后脱胎换骨,足可单挑普通的一流高手。”
杨谦细细咀嚼他的话,发现这番话虽然浅显,却蕴含着至高无上的武学真谛,许多武侠小说的绝顶高手似乎也是这个套路。
快剑阿飞来来回回一招刺敌咽喉,因为快,最简单的招式都无人能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