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有人“挖墙脚”越界了

作品:秦逸飞官场之路|作者:林枫染|分类:都市|更新:2025-05-26 19:17:22|字数:6342字

“在县教委给自己安排一个办公的地方?”

秦逸飞心里不由得一震,听胡主任的意思,他这是想把自己调到县教委去啊!

为了留在乡教委,几个毕业生都要挤破了头。能够调到县教委,那是平头百姓想也不敢想的事儿。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能调到县教委,再不受刘青山这个老货的气,秦逸飞当然高兴。

只是,他前世曾经担任过县教育局常务副局长,深谙其中奥秘。

县级教育局和教育部、省教育厅不同。

教育部、省教育厅的一把手退了,有相当大的概率二把手可以上位。

而县教育局局长、常务副局长都很难从教育局内部产生。

教育局局长大多都是由乡镇党委书记或者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县委办常务副主任等改任。

常务副局长则大多由乡镇长或者乡镇人大主席调任。

秦逸飞前世就是由乡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调任的。

而眼前这个县教委主任胡克华,就是由乡镇党委书记改任的。

另外,教育局干部交流任职的范围也很狭窄。

教育局干部除去到国办学校担任校长之外,鲜有跨行业交流到乡镇或者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

一个教育局的普通干部,如果没有深厚的背景,也没有什么奇遇,终其一生也不过是教育局副职,或者几所国办初级中学的校长。

至于县一中和师范学校,都是副县级的事业单位。都是为那些德高望重、劳苦功高、年龄偏大,错过了晋升县委常委、副县长的人员保留的。一般教育出身的副局长都不可能染指。

秦逸飞认为,县教育局和全县几十上百个大大小小科局比较,绝对属于上乘的好单位。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天花板太低,一眼就能看到人生的尽头。

如果让秦逸飞在县教委和县团委之间做选择,他宁可选择既没有一点儿权力也没有一点儿油水的团县委,也不选择各方面都不错的教育局。

当然如果能够选择团市委就更好了。

团干部最大的好处是交流范围广,晋升空间大。尤其是2002年之后的十多年,优势更是明显。

一个县乡基层干部,能够熬到县委书记一职的概率几乎为零。

而作为一个团市委的干部,能够熬到团市委书记或者副书记的概率比前者提高了何止上万倍?

而团市委书记、副书记一旦下到县里,那就是县委书记和副书记。

再不济,如果能够调到乡政府,能够担任组织干事或者武装助理的话,虽然活儿累、工资待遇低,但是一般三年之后,都能接任组织委员或者武装部长,顺利解决实职副科。

就政治前途而言,也比教育局强。

嘿,李静涵没有把自己收揽到团市委也就罢了,怎么李颂贤和王燕萍也对自己无动于衷?

李颂贤看上去有些软弱,自己和他也是头一次接触,他不招揽自己并不奇怪。

可是王燕萍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铁娘子”,早也听雷叔说,她对自己印象不错。

何况自己在这之前,还曾经帮助她“以患为利转祸为福”,坏事变好事。

使得梁驼背性侵猥亵女童一案,不仅没有让她减分,反而让她加分不少,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嘉奖和表扬。

听李静涵讲话的口气,似乎都有点儿吃味儿。

今天自己更是帮着她在市县领导人跟前挣了脸面,把一贯和她作对的刘济霖刘青山叔侄,搞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在市县领导面前出了大糗。今天她应该偷着乐才是。

为什么她竟没有招揽自己的意向?反倒是有着“胡霸天”之称的胡克华却起了惜才之心,有了把自己调入县教委的打算。

就在秦逸飞思想开小差的这工夫,与会人员或多或少都谈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摆放在会议室角落里的北极星座钟,时针已经转过了“12”的位置,座谈会也进入尾声。

自从秦逸飞收回自己发明创造的“失学儿童档案”之后,他就没有再发言说话。

仿佛一个“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客”,只是默默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他人的发言。

“小秦,你来说说,解决失学儿童问题最快捷有效的办法是什么?最彻底的办法又是什么?”

曹维光都准备宣布座谈会结束了,李静涵却又点了秦逸飞的名。

“小秦不过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哪里有什么自己的独到见解?

刚才各位领导的讲话,小秦不仅记在了本子上,更是记在了心里。”

秦逸飞深知,像他这样的“小白”,在领导人面前“惊鸿乍现”“偶露峥嵘”即可。

如果一直张扬下去,反而会让领导感到厌烦。

现在他就应该收敛芒角、夹起尾巴做人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给领导们拍几记惠而不费的马屁。

“曹书记在做会议总结时说了,富裕脱贫是根治儿童失学现象发生的根本办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秦逸飞官场之路》,方便以后阅读秦逸飞官场之路第60章 有人“挖墙脚”越界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逸飞官场之路第60章 有人“挖墙脚”越界了并对秦逸飞官场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