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不是方子神,是辨证准。

作品:大衍神医|作者:魏一|分类:都市|更新:2025-09-08 08:15:49|字数:7052字

方舱医院的白炽灯亮得有些刺眼,杨澜生穿着防护服,额角的汗顺着护目镜往下淌,在镜片上晕出一片水雾。他正俯身给37床的大爷诊脉,指尖搭在老人腕间,感受着那微弱却执拗的搏动——脉浮数而濡,像被雨水打湿的鼓点,急促里带着虚浮。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管芳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提前就被抽调到了县疾控中心,负责核酸检测工作。这意味着她和杨澜生将无法在一起,各自为抗击疫情而努力。

更糟糕的是,在这个县城里,真正年富力强的中医医生并不多。杨澜生所分配到的两名助手,都是中医药大学刚毕业两年的年轻人。他们虽然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两个年轻人对于中医思维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甚至连中医辨证的基本路子都说不清楚。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杨澜生别无选择,只能亲自承担起所有的工作。他不仅要负责诊断病情、开方抓药,还要指导这两个年轻人如何正确地运用中医知识。

杨澜生深知时间紧迫,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尽管压力巨大,但他始终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守护好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大爷,您再咳嗽两声我听听。”他的声音隔着面罩,有些闷,却透着安抚的力量。

他点了点头,似是思索了一下,就努力咳了几声,但一开始是有意而为之,几声下来,他止都止不住了,最后竟然咳得佝偻起身子,声音嘶哑得像破锣。杨澜生凑近了些,眉头微蹙——咳嗽声重浊,带着痰鸣,是典型的“湿邪困肺”之象。只是,这样的症状本来是应该自主表现的,为什么还要激发一下呢?他翻开老人的眼睑,结膜有些充血;又看了看舌苔,苔黄厚腻,舌尖红得发亮,就明白了,他一定是来之前就服用了所谓的抗疫情药物。

“大爷,您来这之前,吃了什么抗疫情或感冒的药没有?”杨澜生就问他道。

“吃了,我本来就有冠心病,孙子在镇卫生院工作,他怕我感染,就提前给我拿了抗病毒颗粒和恩替卡韦胶囊,见村里有病人了,就吃了三天。”他努力地止住了咳嗽,说道。

杨澜生内心不由一阵悲哀,他这孙子不是在害他吗?而昨天给他下药的医生明显没有问清楚情况,就做了两个深呼吸,继续问道:“昨晚睡得怎么样?”

“不好,”老人喘着气,“总觉得胸口闷,像压着块石头,还老出汗。”

杨澜生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37床,王某,男,68岁。咳嗽加重,痰黄稠难咯,胸闷气促,夜间盗汗,舌红苔黄腻,脉浮数。辨证:湿热蕴肺,兼气阴两虚。”他抬头对旁边的护士说,“把昨天的方子调整一下,去麻黄,加南沙参15g、麦冬10g,再添3g五味子,敛阴止汗。一付复煎两次,分五次服下。其他的药都停了吧。”

这是他进入方舱的第五天。变异病毒的凶猛远超预期,有的病人上午还只是低烧,下午就发展成重症肺炎。西医团队忙着上呼吸机、调抗生素,杨澜生则带着两个年轻医生,穿梭在各个病区间,靠着“望闻问切”这老法子,给每个病人量身定制药方。

“杨医生,21床的小姑娘又吐了,刚喝的药全吐了。”护士跑过来,声音里带着急。

杨澜生快步走到21床。小姑娘才19岁,蜷缩在被子里,脸色苍白得像纸,床边的垃圾桶里盛着刚吐的药汁,带着苦涩的气味。“哪里不舒服?”他蹲下身,尽量让声音柔和些。

“胃里烧得慌,”小姑娘眼泪汪汪的,“喝药就想吐,嘴里还发苦。”

杨澜生捏了捏她的手腕,脉弦数,是肝气犯胃的迹象。再看她的舌苔,虽然也黄腻,却比37床的老人薄些。“她是湿热兼肝气郁结,”他对跟着的年轻医生说,“之前的方子太苦寒,伤了胃气。改一下,加陈皮10g、竹茹10g,再少佐3g生姜,和胃止呕,也能缓和药性。”

然后转身对小姑娘道:“孩子,你也就是前两天发烧引起的症状,我这就给你按摩。只是要从腹部开始,你要配合一下。”哪知,那小姑娘,点了点头,就躺在了下来,只是那抖动着的睫毛说明她内心的紧张。杨澜生就先搓热了双的,开始给她按摩,慢慢地,小姑娘紧张的情绪没有了。

在她口服均匀时,说道:“孩子,等下让护士给你煮点生姜水,先漱漱口,药温到不烫嘴再喝,慢慢咽。”

小姑娘微微颔首,表示同意,然后缓缓地睁开了那双原本紧闭的眼睛。她的目光落在了杨澜生身上,凝视片刻后,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看你年纪应该不大,顶多也就三十几岁吧。而且你给人的感觉很亲切、和蔼,所以我决定还是称呼你为大哥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衍神医》,方便以后阅读大衍神医第339章 不是方子神,是辨证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衍神医第339章 不是方子神,是辨证准。并对大衍神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