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回 蜀营破译星文卷 龙凤纹藏灭世钟
第一节 星文破译 双生浮城藏玄机
归位者密墟的九座石门终于敛去了躁动的能量,青赤蓝三色光流如三条被驯服的灵蛇,在门楣间温顺地游走,将星髓岩地面映照得如同铺了一层流动的彩绸。空气中弥漫着星髓胶凝固后的清苦气息,混杂着归位者星文燃烧后留下的、类似松烟墨的幽香。诸葛亮立于第一座凤门之下,袍袖上还沾着填补基石时蹭到的金色岩粉,他手中捧着的星文卷正散发着柔和的白光,那光芒并非来自外部照明,而是典籍自身的灵韵——这卷由鸽派领袖脑核能量凝聚而成的秘典,质地如凝固的星光,边缘泛着彩虹般的晕彩,上面的星文会随观者的意念变换形态,此刻正以华夏篆书的模样,缓缓展开万载的秘辛。
“军师,这星文卷的材质好生奇特。”姜维捧着一盏“照星灯”侍立一旁,灯座是用星鲸的耳骨打磨而成,镂空的花纹中嵌着七颗不同颜色的星砂,点燃时发出的光芒能与归位者星文产生共鸣。此刻,灯光如月华般淌在星文卷上,那些篆书文字的笔画间竟渗出细小的金色光点,像是活的虫豸在缓缓爬行,“属下用归位者的译星镜试过三次,每次解读的内容都有偏差,剩下的大半星文像是有自己的意志,会避开镜光的扫描。”
诸葛亮指尖轻抚星文卷的边缘,触感温润如玉,却又带着一丝微妙的脉动,仿佛握着一颗缩小的星辰。他能感受到,典籍深处传来的意识波动与自己眉心的第三眼印记隐隐呼应,那是一种跨越万古的智慧在低语。“这不是普通的典籍,”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近乎虔诚的敬畏,“是归位者领袖将自己的核心意识注入星髓岩,凝固成的‘活卷’。需以心神沟通,方能得其真意,强用译具只会惊扰它。”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将意识沉入星文卷的光晕中。刹那间,无数星文如决堤的潮水涌入脑海,化作一幅幅流动的星轨图:归位者母星的水晶塔在虚视的黑色触手下崩塌,鸽派领袖带着创世火种碎片乘坐逃生舱冲出火海;第七星轨的星尘中,两座一模一样的浮城正在同时铸造,一座吸收恒星的金光,一座吞吐星云的暗影;最后一幅画面最为震撼——双生浮城被一道无形的能量墙隔开,墙的两侧,光明与暗影如阴阳鱼般相互环绕,却又泾渭分明,墙面上刻满了“共生”与“共灭”的星文。
“双生……浮城竟是双生的!”诸葛亮猛地睁开眼,眸中还残留着星轨图的残影,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抬手抹了把汗,指尖的金色印记与星文卷上的“双生浮城论”五个大字同时亮起,“光明方舟藏创世之火,暗影浮城锁虚视之魂,二者同生共死,一方毁灭,另一方也会崩塌。”
姜维凑上前,鼻尖几乎要碰到星文卷,他指着卷中一幅暗影浮城的剖面图,那里的能量核心被黑色浊流包裹,隐约可见无数痛苦挣扎的虚影:“军师,这暗影浮城……莫非就是拾荒者传说中被‘巨眼灾厄’吞噬的‘幽灵方舟’?他们说,那方舟里的守卫会变成吃人的怪物,与虚视一般无二。”
诸葛亮点头,指尖在剖面图上轻轻一点,黑色浊流中立刻浮现出虚视的基因链图谱,与归位者的基因链缠绕在一起,形成诡异的螺旋:“正是。归位者铸造双生浮城本是为了平衡创世之火与虚视之魂,却没想到暗影浮城的守卫被虚视基因污染,渐渐失控。如今巨眼灾厄——也就是暗影浮城的核心,正在吞噬自己的躯体。”
他的目光移向星文卷的末端,那里画着一柄龙凤缠绕的长剑,剑身在星空中划过,竟同时在双生浮城的核心激起涟漪:“刘备先祖铸造的龙凤图腾剑,并非寻常兵器,而是启动双生浮城共振的‘钥匙’。剑鸣一声,光明浮城的创世之火会增强;剑鸣两声,暗影浮城的虚视之魂会暴走;剑鸣三声……”
“三声如何?”姜维追问,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诸葛亮的声音低沉如古井:“双生浮城会彻底融合,要么创世,要么灭世,取决于共鸣时的主导能量。”
就在此时,通道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云一身银甲,甲胄上的白毦在星光照耀下泛着银光,他怀中紧紧抱着一个古朴的木盒,盒身上的云纹已被汗水浸湿:“军师!属下在成都号密室的暗格中找到了这个,锁扣是龙凤形状,与星文卷上的图腾吻合!”
诸葛亮接过木盒,只见盒盖的锁扣是立体的龙首与凤首,龙角的弧度与凤喙的弯钩恰好组成一个微型的“汉”字。他将掌心的玉佩轻轻按在“汉”字中央,“咔哒”一声轻响,木盒应声而开。
盒内铺着暗红色的绒布,布料的纤维中织入了细小的星砂,在光线下泛着细碎的金光。绒布上躺着一个巴掌大小的八音盒,盒盖上的龙凤图腾比星文卷上的更为精致,龙鳞的每一片纹路都对应着一个归位者星文,凤羽的边缘镶嵌着半透明的星髓片,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最奇特的是八音盒的底座,刻着几行凹陷的星文,笔画中还残留着未被完全抹去的朱砂痕迹——那是刘备的笔迹,用来标注星文的读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