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四 恃七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0 12:07:06|字数:17412字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颍滨苏辙曰苟未能自复於性虽止动息

念以求静非静也故惟归根然後爲静命

者性之妙也性犹可言至於命则不可言

矣易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临川王安石曰命者自无始以来未尝生

未尝死者也故物之归根曰静静则复於

命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复於元命返於

天眞

陈象古曰本自清静因物有迁也

黄茂材曰夫物芸芸各归其根穷理也归

根曰静尽性也静曰复命至於命也

复命曰常

御注曰复命则万变不能迁无间无歇与

道爲一以挈天地以袭气母

碧虚子陈景元曰能悟之者则行住坐卧

不离乎是

颍滨苏辙曰方其作也虽天地山河之大

未有不变坏不常者惟复於性而後湛然

常存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夫物或兴或衰

或生或灭皆爲造化之所陶铸惟道常然

昼不能明夜不能晦复性命之道则知眞

黄茂材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则可常存

知常明

御注曰明道之常不爲物迁故足以监天

地照万物

碧虚子陈景元曰知犹悟也曰明或作日

明言日益明达

颍滨苏辙曰不以复性爲明则皆世俗之

智虽自谓明而非明也

不知常妄作凶

御注曰随物转徙触涂自患故凶易曰复

则不妄迷而不知复兹妄也已

碧虚子陈景元曰不悟常道者反以神变

爲妖长生爲诞虚极静笃爲空旷归根复

命爲灭亡不知强知不识强识易所谓不

常其德或承之羞故曰不知常妄作凶

颍滨苏辙曰不知复性则縁物而动无作

而非凶虽得於一时而失之远矣

黄茂材曰常之爲道至微至妙非夫明智

玄通之士则不能达秦汉以来方士争言

神仙之术陷於祸败如徐福栾大之徒皆

妄作者也老子知其凶之必至

知常容

御注曰知常则不藏是非美恶故无所不

颍滨苏辙曰方迷於妄则自是而非彼物

皆吾敌吾何以容之苟知其皆妄则虽仇

雠犹将哀而怜之夫何所不容哉

陈象古曰安於天理不复争竞何有而不

能容乎

清源子刘骥曰知常则与天地合其德如

天地之无不覆载也

黄茂材曰眞常之道大无不包知之者必

有容宇宙之量

容乃公

御注曰无容心焉则不独亲其亲子其子

何私之有

颍滨苏辙曰无所不容则彼我之情尽而

尚谁私乎

清源子刘骥曰有容德乃大如天地之无

私覆载也故曰公

黄茂材曰容有容宇宙之量则无己无人

无物皆冥於一

公乃王

碧虚子陈景元曰既能包容乃於己无私

则襟怀荡然平夷而至公矣既公平无私

则德用周普天下辐辏无有不归往者矣

颍滨苏辙曰无所不公则天下将往而归

之矣

黄茂材曰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

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

王乃天

御注曰在上而无所不覆者天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人既归往天将佑之

颍滨苏辙曰无所不怀虽天何以加之

临川王安石曰王者人道之极也人道极

则至於天道矣

黄茂材曰王者与天爲徒也

程大昌曰王之能容也无择而无弃即天

之不颇其覆者是也

天乃道

御注曰天地人莫不由之者道也尽人则

同乎天体天则同乎道

颍滨苏辙曰天犹有形至於道则极矣

临川王安石曰天与道合而爲一

黄茂材曰天法道者也

道乃乆没身不殆

御注曰道者万世无弊庶物得之者昌关

百圣而不穷蔽天地而不息

刘泾曰所谓自古固存

黄茂材曰道者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

以固存故曰道乃久得道则可久矣而曰

没身不殆身又可没乎曰身者有形之物

安得不没身没而谓之久何也其死而不

亡者乎其形化而心不与之然者乎

林东曰天犹有形至於道则悠乆无穷虽

没吾之身而未尝危殆有以见体道之君

子与道周旋虽乆而安也其源出於致虚

之极守静之笃也

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四

喜欢道藏辑要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道藏辑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四 恃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四 恃七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