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者皆有爲也而愈不治则莫若无爲无爲而性命之情得
矣必先知贵爱吾身之性命而後可以托寄天下之性命内
葆其五性外塞其聪明不动不言而龙见寓于尸居雷声藏
于渊默吾之神动于此而人之天随於後从容无爲而万物
咸得其所如吹累焉在之宥之也非暇治之也崔瞿以治天
下而後能臧人心老子何爲曰汝愼毋撄人心夫人心方寸
耳可排之而下亦可进之而上可系之如囚亦可制之使杀
可以淖约而柔刚强亦可以廉[嵗*刊-干]而施雕琢可以不火而??
亦可以不寒而氷近可使之远远可使之近静可使之动动
可使之静可内可外可渊可天人心之偾骄而不可制有如
此昔黄帝之与唐尧俱以仁义撄人心规法度而不胜施及
三王放伐逆施而天下大骇自桀跖曾史出而儒?纷纷起
矣於是有喜怒愚知相疑相欺也者有善否诞信相非相讥
也者盛世甯复有此乎吾见人各德其德而性命之眞丧矣
人各怀一知而百姓之求竭矣复有釿锯绳?椎凿之加而
天下愈不可支矣夫圣知仁义曾史所以制法而安天下性
命之情然而法有所不及施则谓圣知之爲桁杨接摺也可
谓仁义之爲桎梏凿枘也亦可谓曾史之爲桀跖嚆矢也亦
可总之治天下不如先治吾身故黄帝谒广成子於空同之
上欲取精於天地而养民人官阴阳以遂羣生广成子不轻
以至道吿之者何也爲黄帝之治阴阳未调以致云气不族
而雨草木不黄而落日月有薄蚀之患而安足以语至道黄
帝於是退而斋戒复稽首於广成子而问治身长久之道广
成子曰至道之精??????无象也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
声也无视无听者内视而返听也抱神以静心若槁木也形
将自正形若死灰也人心好静必静而後不牵於欲人神好
淸必淸而後不扰於心无劳汝形养外以保内也无揺汝精
固内以壮外也乃可以长生神长生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
则精不揺于耳目犹有限也心无所知斯精不揺于心而神
自甯神守其形形乃长生愼汝内则内不出闭汝外则外不
入凡人学道不终皆是多知爲败故以一语唤醒之欲识人
身之阴阳当先明天地之阴阳而後人身之阴阳可按也我
爲汝遂於大明之上而至阳之原则在地我爲汝入於???
之门而至阴之原则在天丹经云凡人欲作大罗仙须知阴
阳顚倒顚此之谓也分阴分阳则天地有官矣阴含阳而阳
含阴则阴阳有藏矣内不出而外不入是愼守汝身也吾身
爲纯阳是物将自壮也物卽丹家之药物我惟守此先天眞
一之气以处於太和之中故千二百??而形不衰此道无穷
无极上德行吾无爲之道而爲皇下德行吾有爲之道而爲
王失吾道者神奇化而爲臭腐亦犹百昌生于土而归于土
已耳吾将舍子而去入无穷而游无极与日月参光与天地
爲常人之近而当我者犹缗之愈引愈长也人之远而背我
者犹夜之愈昏愈暗也人其尽死若何而死也而我独存何
爲而存也亦可以深长思矣云将浮云也以喻人生之血气
或聚或散也鸿?元气也以喻人生之眞气当长存也云将
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羣生鸿?始而辞之以弗知恐知识之
开大道之漓也再遇再问犹以不知答之其曰浮游不知所
求无定求也猖狂不知所往无定往也以无定求无定往之
见而欲合宇宙之六气以观眞实无妄之理朕又何知焉云
将三问而鸿?乃曰乱天经而逆物情玄天弗佑惊乎鸟兽
灾及草木祸及昆虫岂非治人之过乎云将固问而鸿?乃
曰心者性命之所统会也已与百姓之所同得也汝能心养
而自在自宥卽所以在宥天下是徒处无爲而物自化也堕
尔形体者养心不养形也吐尔聪明者黜其聪明於不用也
伦与物忘视一切人皆作平等观也所以然者何也其道直
追乎涬溟无气之始解心释神莫然无魂卽内观其心而心
无其心也万物芸芸各复其根草木之复根易知也龟能伏
气鹿运督脉二虫尙知复根以引年人本先天之祖气所以
生而爲根非重性命而轻财帛之奇男子安得闻仙师复根
之秘诀吕祖云欲求天上宝须用世间财非有知不能入道
又云各复其根而不知非无知不能得道也浑浑沌沌终身
不离复根也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恐得道之後加一知识则
浑沌凿而道不爲我有矣凡丹经所云铅汞龙虎等号皆强
名也吾惟复其根而不必问其名之有无学道者万千而闻
道者百不得一吾惟养吾心以复吾根而已奚必问人情之
眞僞则故物自生而还吾先天之精气神也问在宥羣生而
答以复根者先自治而後治人也若不知世俗之人喜同而
恶异安知其同众方能免物议哉夫夫也止知効三王仁义
圣知之利而不知有仁义圣知之害爲其存人之国者少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