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当第八套体操遇上薛定谔方程,谁的青春在叠加态?

作品:重回高考当状元|作者:道胜子|分类:青春|更新:2025-07-12 23:10:08|字数:8334字

“那刘小利呢?”

“刘小利是钥匙——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工具人,其实他才是真正知道真相的人。”

我沉默了一会儿,“那……张芳呢?”

乔伊喝了口茶,平静地说:“张芳是那个谁都不当回事的人,但她要是死了,整个故事都会塌。”

我呆住,“你说得好像……她会死?”

“你来决定,”乔伊笑了笑,“你是作者,我只是……你的现实检索器。”

我点点头,看着桌上那几页随手写下的草稿,忽然觉得它们像碎片,乔伊在一个一个帮我捡起来。她不写小说,但她比谁都清楚故事的重量和走向。

“行吧,”我说,“那就从王昭开始,开头的第一句话,你来定。”

——————————————————————————————————————————

【【【2001年·操场节奏·少年们的队列之外】】】

第二天清早,操场喇叭准时响起。

那个磁性又带点杂音的声音从扩音器飘出来,带着一点油墨和灰尘的味道——

“第八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原地踏步走,一!二!三!四——”

学生们列队整齐,影子在阳光下被拉长,和他们的校服一起,规整得像书页上印刷的队列图。

一切都在标准节奏里——

除了乔伊。

她站在女生第三排,衣角有点歪,动作明显慢半拍。肩膀一抬一放之间,不是没练,是太用力了,像一个不肯放松的弹簧。

“扩胸运动——”

她动作有点僵,抬手抬到一半,又尴尬地放下。

“转体运动——”

一转,差点撞上前排女生的马尾辫。

“踢腿运动——”

脚刚抬起,就听见一声小声惊呼,前排回头,她连忙低头鞠躬:“对不起,对不起。”

耳根红得像刚晒完太阳。

她不是故意出错,是真的没跟上。

这套体操,她只在网上视频里见过一回,节奏是老旧的,动作是整齐的,可她的身体好像总慢半拍。

像从别的频道调进来的电波,怎么都对不上频率。

不远处,陈树站在男生队列里,转体动作有点潇洒,肩膀随风轻晃,像不紧不慢的节拍器。

他余光一扫,看见乔伊笨拙又努力地试图跟上节奏,忍不住轻笑了一下。

像看到一只笨手笨脚的小企鹅,摔了又爬,爬了又站。

另一边,刘小利一边踢腿一边喝矿泉水,校服裤腰一边系着,一边垮着,像是专门给“校纪处分”出题用的教材示范。

他扫了一眼乔伊的节奏,一口水差点喷出来:“这是考听力还是考反应速度啊?乔伊你这节拍是听磁带反过来的?”

正在这时,石老师走过来,眼神一沉,扫了全班一圈,声音温柔又带点压迫:“乔伊,你得多练练。”

她下意识站直,认真地点头:“老师,我会练熟的。”

石老师转头:“月底体操比赛,咱们班不能拖后腿。”

然后,她看向全班,话音不重,却一石激起千层浪:

“谁课后能带带乔伊?动作得标准点。”

刚落音——

“我来。”

“我也行。”

两个声音前后脚冒出来。

一个沉稳,一个爽朗。

是陈树和马星遥。

人群小声骚动:“来了来了,这俩又撞上了。”

乔伊刚想说“我自己练就好”,却已经来不及。

马星遥嘴角挂着一点笑意,轻轻挑眉:“我也没事,可以顺带教教她。”

陈树懒洋洋挤了句:“她分到我们组的,教学归我。别抢我课代表。”

这话轻描淡写,却像插上了一面旗帜。

石老师看着这两人,眼里写着“又来了”,但还是笑着做了裁决:“那就陈树吧。你动作也差不多标准,别教歪了。”

陈树点头,一本正经:“保证带好。”

马星遥笑了笑,退回队列,没说什么,像是早就预料到会这样。

广播还在响,节奏依旧:

“踢腿运动——一、二、三、四。”

但乔伊忽然不慌了。

音乐响起,全班人动作一致,乔伊站在队列里,动作终于不再慢半拍。

她看了一眼前排陈树和马星遥,他们没说话,但似乎都在默默打拍子,引着她走进这个节奏。

风吹过操场旗杆,阳光明晃晃地落在她眼角,恍惚间,她竟觉得,这样整齐划一的练习……有点温暖。

很多年以后,乔伊才在一次访谈中提起过这个片段——那天早操,陈树和马星遥一起举手说“我来教她”。

我记得她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2045年,她眼角已经有了笑纹,却像在回忆一场刚刚发生的对话。

她说:“你问我为啥记得这么清?因为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我是被在意的。”

然后她笑笑,“不是因为广播操有多重要,是因为那天他们同时举手。那个瞬间,像是在说——‘别怕,我们带你对上节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回高考当状元》,方便以后阅读重回高考当状元(5)当第八套体操遇上薛定谔方程,谁的青春在叠加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回高考当状元(5)当第八套体操遇上薛定谔方程,谁的青春在叠加态?并对重回高考当状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