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份,逸卿和筱媛毕业了。逸卿分配到市里的一所重点中学任教。
逸卿订婚了,他的未婚妻是当年在一起工作的知青,也就是筱媛最喜欢的月华姐。
月华虽然个子不高,但身材匀称秀美,一点矮个子女人的那些短处都没有,看起来小巧玲珑,面色娇嫩,就像一个十四五岁还没长大的小女生。
她长着一副人见人爱的小模样。透过高度近视镜的镜片,能清晰看到她长长的睫毛下扑闪着一对像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水水灵灵的。
她精致俊俏和小脸蛋上,一边有一个大酒窝。她的嘴也很特别,不但长得好看,而且发出的声音特别好听,无论是唱歌还是笑起来,都像银玲一样悦耳。
尤其是她那副好嗓子,任何歌曲从她嗓子里出来都是那么甜美动听。她是知青文艺宣传队的队长,马场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的成员,无论唱歌跳舞她都是骨干。逸卿也许就是那个时候迷上她的。
月华返城后,分配到东北农大图书馆工作。逸卿考上学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就明确下来了。
栀兰第一次见到月华之后,心里有点不太满意,她在跟嘉濠说:“哪方面都挺好,就是个子有点小,跟个小丫头似的。”
“嗨,咱又不指着她挑水劈柴,要那么大个子干啥?要我说呀人家闺女能看上你那儿子就不错了,长得五大三粗的。”
也许做母亲的都是这样,在她心目中,她自己生的孩子才是最好的,找任何人给她当儿媳妇,她都会觉得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栀兰虽然觉得儿媳妇个子矮了一点,但是相处下来感觉月华又懂事又有教养,尤其是看见她和逸卿两个人恩恩爱爱地感情特别好,栀兰的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孩子们都去单位报到以后,栀兰和嘉濠两个人就开始张罗给他俩办婚事了。打算十一放假的时候,去一趟哈尔滨,亲自登门去会会这个城里的亲家。
嘉濠高兴得逢人便讲,“我可算熬出头啦,这几年可是把我累死了。”是啊,队里所有的人都见证了嘉濠供学生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真是太不容易了,看他现在一身轻爽,都为他高兴。
筱媛毕业的时候,自己跟学校提出了申请,要求分配到马场,回母校工作。她想回家乡帮父母一把,她想凭自己的能力带带后面这三个小弟弟小妹妹。
慧婕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全校一共考上五个学生,慧婕考第六,只能在马场读普通高中。
分数下来的时候,她哭了好几场,嘉濠也生气了,他认为慧婕下的功夫不够。在他看来,慧婕将来考大学应该最有把握的,可是她连重点高中都没考上,嘉濠决定敲打她一下。
他对慧婕实行了“劳动改造”,为的是让她好好反省自己。他每天带着慧婕和泥抹墙,三个大孩子放暑假回到家里,房子修完了,慧婕晒成了非洲黑丫。
舒婉九月份升初中,筱媛上班的第一天就跟教务主任提出申请,把舒婉转过来,主任当时就答应了。
可是学校开学了,主任还没有给分班,把嘉濠急得三天两头往场部跑。
筱媛一点社会经验也没有,就这么老老实实地等着。她跟嘉濠说,“学校说先等等,过几天给安排。”
可是她一等再等,这都开学一周了,学校还没给信,筱媛的心里火烧火燎地,嘉濠也急得在家里乱转。
星期一的中午,筱媛和慧婕放学回到宿舍,嘉濠和舒婉在宿舍里等着她们,带来了家里的沙果,西红柿,姐妹俩高兴坏了。
筱媛为难地说,“学校还没给她安排班。”
“我不管,反正人我给你送过来了,你自己想办法吧,这都开学一个星期了,不能叫她再耽误下去了。”嘉濠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
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叫嘉濠这么一逼,筱媛直接就把舒婉领到自己班里了,根本就没跟学校打招呼,学校也没再问起过这件事。
从那天开始,筱媛左边慧婕,右边舒婉,带着两个妹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去食堂吃饭,走到哪都惹眼,场部的人没有不知道他们姐仨的。
从宿舍到学校的路边有个建筑工地,筱媛每天上下班都要从那里经过。有一天工人们发现筱媛只带着慧婕一个人,就在屋顶大声喊:“怎么少一个呀?那一个呢?”
筱媛不认识这些人,以为不是跟她说话,没理会,走了几步听他们还在喊,才知道是问她,她笑了笑。
心里莫名地滋生了一种家乡的味道,让筱媛从内心感受到了回到家乡的那种踏实而温暖。那天下午舒婉放假,在宿舍里写做作业。
孩子上学的事不用嘉濠管了,他一门心思张罗儿子的婚事,房子暑期就收拾好了,他开始张罗打家具的木料,趁着眼下不忙,他一样一样都安排出来。
栀兰也张罗给儿子儿媳妇缝新被子,她跟嘉濠说,“哪天你去把布和棉花都买回来,过了十一天凉快了,我就开始做。再给他俩做两身衣服就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