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墨.

作品: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作者:三万英尺之蓝|分类:悬疑|更新:2025-11-02 18:00:48|字数:12008字

《林墨》

第一章 旧宅

林墨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时,铁锈的吱呀声像一道陈旧的伤口在寂静中裂开。这是她第一次回到这座祖传的老宅,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檀香混合气息。"吱呀——"门轴转动的声音在空旷的庭院里回荡,惊起几只栖息在屋檐下的麻雀。林墨站在门槛上,望着眼前杂草丛生的天井,青砖地面上布满青苔,几株顽强的野草从砖缝中钻出来,在暮春的微风中轻轻摇曳。她的目光落在正厅中央那张蒙着白布的太师椅上。白布随着穿堂风微微起伏,隐约勾勒出椅子的轮廓,像一个静坐的人影。林墨握紧了手中的黄铜钥匙串,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稍微镇定了些。"有人吗?"她试探性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屋子里扩散开,又被厚重的墙壁吸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林墨缓缓走上正厅的台阶,脚下的木板发出令人牙酸的"咯吱"声。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太师椅上的白布。布料粗糙,带着时间的质感。当她准备掀开白布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寒意顺着指尖爬上脊背。她猛地缩回手,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环顾四周,古旧的家具上都蒙着白布,在昏暗的光线下像一个个沉默的幽灵。墙上挂着的几幅字画已经泛黄,画框上积满了灰尘,看不清上面的内容。"别自己吓自己了。"林墨低声对自己说,深吸了一口气。她是一名民俗学研究生,这次回来是为了整理祖父留下的遗物,顺便完成关于地方民间信仰的毕业论文。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她向来不相信鬼神之说。她再次伸手,一把掀开了太师椅上的白布。灰尘在透过窗棂的光束中飞舞,椅子的扶手上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图案,虽然有些磨损,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考究。就在这时,林墨注意到椅子的坐垫上放着一枚玉佩。那是一枚成色极佳的和田白玉,雕刻成一只展翅欲飞的蝙蝠形状,蝙蝠的眼睛是用墨玉镶嵌而成,在昏暗的光线下仿佛闪着微光。林墨拿起玉佩,触手温润。玉佩的背面刻着一个模糊的"墨"字,和她的名字一模一样。她的祖父也叫林墨,这大概是他年轻时的饰物吧。当她的指尖触碰到那个"墨"字时,玉佩突然微微发烫。林墨惊讶地松开手,玉佩却像有生命般吸附在她的掌心,怎么甩都甩不掉。"嗡——"一阵低沉的嗡鸣声在她脑海中响起,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正厅的墙壁在她眼前融化,露出后面幽深的黑暗。无数模糊的人影在黑暗中晃动,低沉的呢喃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像潮水般涌入她的耳朵。"墨...墨..."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无尽的悲伤和怨恨。林墨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崩塌。她想尖叫,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就在她意识即将被黑暗吞噬的瞬间,掌心的玉佩突然爆发出一阵刺眼的白光。林墨感到一股暖流顺着手臂涌向全身,眼前的幻象如同潮水般退去。她猛地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依然站在正厅中央,手里紧紧攥着那枚玉佩。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清晰的光斑,一切都和她刚进来时一样。"呼...呼..."林墨大口喘着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她低头看向掌心的玉佩,它又恢复了温润的触感,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她的幻觉。但林墨知道,那不是幻觉。她能清晰地记得那个苍老的身影,记得那些在黑暗中晃动的人影。她将玉佩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决定先整理祖父的书房,也许能在那里找到一些线索。书房位于正厅左侧的耳房,门是虚掩着的。林墨轻轻推开门,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混合着旧书特有的霉味。房间里摆满了书架,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古籍和手稿。书桌位于房间的中央,上面放着一个端砚和几支毛笔,砚台里的墨汁已经干涸,旁边还压着一张泛黄的宣纸。林墨走到书桌前,拿起那张宣纸。纸上是祖父熟悉的笔迹,写着一首七言绝句:"百年老宅锁幽魂,

玉佩传承护后人。

若遇魑魅魍魉事,

血墨为引可安神。"林墨的心猛地一跳。祖父这首诗显然是写给她的,难道他早就预料到她会遇到这些怪事?血墨为引是什么意思?她放下宣纸,目光落在书桌抽屉的钥匙孔上。那是一个奇特的六边形孔,形状和她口袋里的玉佩惊人地相似。林墨犹豫了一下,还是掏出玉佩,小心翼翼地插进钥匙孔。"咔哒"一声轻响,抽屉开了。

第二章 血墨

抽屉里只有一个紫檀木盒。林墨将木盒取出来,放在书桌上。盒子表面雕刻着复杂的八卦图案,边缘镶嵌着一圈银丝,显得古朴而神秘。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木盒。里面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静静地躺着一支毛笔和一块墨锭。毛笔的笔杆是用某种深红色的木材制成,上面刻着细密的符文;墨锭则通体漆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林墨拿起那块墨锭,发现它比普通的墨锭要重得多。墨锭的侧面刻着两个小字:"血墨"。"血墨..."林墨喃喃自语,突然想起了祖父诗中的最后一句:"血墨为引可安神。"难道这就是祖父所说的血墨?她放下墨锭,拿起那支毛笔。笔杆入手温润,上面的符文凹凸不平,摸上去有一种奇异的触感。林墨仔细观察着笔尖,发现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就在这时,书房的门突然"砰"地一声关上了。林墨吓了一跳,猛地转过身,却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窗户明明是关着的,却有一股阴冷的风在房间里盘旋,吹得书架上的书页哗哗作响。"谁?"林墨的声音有些颤抖。她握紧了手中的毛笔,心跳如鼓。房间里的温度骤然下降,墙壁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水珠,散发出一股阴冷的寒气。书架上的古籍一本本掉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林墨感到背后传来一阵寒意,仿佛有人正站在她身后,冰冷的呼吸吹拂着她的脖颈。她不敢回头,只能死死地盯着书桌,看着桌角的砚台里竟然自动渗出了墨汁。墨汁在砚台中旋转,形成一个小小的旋涡,散发出浓郁的腥臭味,像是新鲜的血液。林墨感到一阵恶心,胃里翻江倒海。"墨...墨..."那个苍老的声音再次在她耳边响起,比上次更加清晰,仿佛就在她的耳边低语。林墨猛地转过身,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正站在房间的角落里。那人影穿着一件褪色的长衫,身形佝偻,面容隐藏在阴影中,看不真切。"你是谁?"林墨鼓起勇气问道,手中的毛笔握得更紧了。人影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抬起一只枯瘦的手,指向林墨手中的毛笔。林墨突然明白了什么,她转身拿起砚台里的血墨,用毛笔蘸了一下。当笔尖接触到血墨的瞬间,毛笔突然剧烈地颤抖起来,仿佛有生命一般。林墨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顺着手臂涌入体内,与之前玉佩带来的暖流不同,这股力量充满了暴戾和怨恨。"啊!"林墨尖叫一声,手中的毛笔脱手而出,掉落在宣纸上。血墨在纸上迅速晕开,形成一个诡异的符号,散发出阵阵红光。角落里的人影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形在红光中扭曲变形,最终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在空气中。房间里的阴风也随之停止,掉落的古籍静静地躺在地上,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林墨瘫坐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她看着宣纸上那个诡异的符号,它像是一只眼睛,正死死地盯着她。符号周围的血墨还在微微蠕动,仿佛有生命一般。过了许久,林墨才渐渐平复下来。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张宣纸,发现符号已经停止蠕动,变成了暗红色,仿佛干涸的血迹。她将宣纸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和玉佩放在一起。就在这时,她注意到书桌的角落里放着一本线装古籍。封面上写着《林家秘术》四个字,字迹苍劲有力,显然是出自祖父之手。林墨拿起古籍,轻轻翻开。里面记载的都是一些奇怪的符咒和仪式,还有一些关于阴阳五行、驱邪避凶的理论。其中一页用红笔标注着,正是她刚才用血墨画出的那个符号,旁边写着"破邪符"三个字。根据古籍上的记载,林家祖上是阴阳先生,世代以驱邪避凶为业。这枚玉佩和血墨都是林家的传家宝,玉佩可以保护持有者的魂魄,血墨则可以画出各种符咒,对付邪祟。而那个在书房里出现的人影,很可能是被老宅困住的怨灵。祖父在诗中提到的"血墨为引可安神",大概就是指用这血墨画出破邪符,镇压宅中的怨灵。林墨合上古籍,心中百感交集。她一直以为祖父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学究,没想到竟然是阴阳先生的传人。而她自己,作为林家唯一的后人,似乎也继承了这种特殊的能力。"吱呀——"就在这时,书房的门突然开了。林墨警惕地抬起头,看到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老者站在门口,手里拄着一根龙头拐杖,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却炯炯有神。"你终于回来了,孩子。"老者微笑着说,声音沙哑却充满了慈爱。林墨惊讶地看着眼前的老者,觉得他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请问您是?"老者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说:"我是你祖父的老朋友,姓陈,你可以叫我陈爷爷。你祖父去世前给我写信,说如果你回来,就让我把这个交给你。"说着,老者从袖中取出一个信封,递给林墨。林墨接过信封,发现上面确实是祖父的笔迹,写着"林墨亲启"四个字。她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墨儿,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想必已经知道了林家的秘密。老宅里封印着一个百年厉鬼,我在世时还能勉强压制,如今我已离世,它很快就会破印而出。血墨只能暂时压制它,要想彻底消灭它,必须找到它的尸骨,用你的心头血混合血墨画出镇魂符,将它的魂魄打散。切记,一定要在七月十五之前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林墨的手微微颤抖起来。百年厉鬼?心头血?这些只在古籍和传说中出现的东西,竟然真的存在。"陈爷爷,您知道那个厉鬼的尸骨在哪里吗?"林墨抬头问道,却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刚才那个老者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林墨感到一阵寒意,她走到门口,发现庭院里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洒在斑驳的墙壁上,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诡异的红色。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方便以后阅读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第1章 林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第1章 林墨.并对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