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刘綎旧部

作品:回到明末做皇帝|作者:老老王的梦|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3 14:33:53|字数:11392字

第一节:深山寻将

深秋时节,川黔交界的莽莽群山中,一队身着新式军服的明军正在艰难行进。为首的是王磊亲自指派的特使李文斌,他手持一份已经泛黄的名册,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万历年间名将刘綎旧部的信息。

"大人,这已经是第三个寨子了。"亲兵队长擦着汗说道,"这些苗疆山民对外人戒备心极重,咱们这样找下去,怕是..."

李文斌坚定地摇头:"刘綎将军的旧部,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王总督有令,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他们。"他展开地图,指着一处标记:"根据情报,刘将军的副将陈璘最后出现在雷公山一带。明日我们就去雷公寨。"

次日清晨,队伍来到雷公寨。这是一个建在悬崖上的苗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寨门紧闭,箭楼上人影闪动。

"在下大明特使李文斌,奉王总督之命,特来拜会陈璘将军!"李文斌高声喊道。

寨墙上出现一个白发老者的身影:"这里没有什么陈将军,你们找错地方了。"

李文斌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一面残破的军旗展开:"这可是刘綎将军的帅旗?"

那面绣着"刘"字的旗帜虽然破损,但依然可见当年的威风。寨墙上顿时一阵骚动,老者神色动容:"你们...从哪里得到这面旗的?"

"萨尔浒战场。"李文斌沉痛地说,"刘将军殉国后,这面旗被亲兵冒死带回。如今王总督重整河山,特命我等寻访刘将军旧部,共图复兴大业。"

寨门缓缓打开,老者走下寨墙。他虽然年迈,但步伐稳健,眼神锐利,分明是行伍出身。"老朽便是陈璘。"他抚摸着军旗,老泪纵横,"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面旗帜..."

在寨中竹楼,陈璘讲述了他的经历:萨尔浒兵败后,他带着残部退入苗疆,与当地土司联姻,在此定居。三十年来,他们时刻不忘复仇,训练子弟,等待时机。

"寨中现有刘将军旧部三百余人,都是年过花甲的老兵。"陈璘说,"但我们的子侄辈,个个精通山地作战,熟悉苗疆地形。"

李文斌大喜:"王总督正要组建山地特种营,专门负责西南山区作战。若得诸位相助,必能如虎添翼!"

陈璘却面露难色:"不是老朽不信王总督,实在是...朝廷负我们太深。当年刘将军血战殉国,朝廷不抚不恤,任由我们自生自灭..."

正在此时,寨外突然传来警号。探子来报:"土司杨应龙反了!正率三千苗兵杀来,说要踏平雷公寨!"

陈璘拍案而起:"好个杨应龙,竟敢趁火打劫!"转身对李文斌说:"李大人,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刘家军的厉害!"

战斗瞬间爆发。杨应龙的苗兵擅长山地作战,很快从三面围攻山寨。但陈璘指挥若定,老兵们各守要地,子侄辈则组成突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不断袭击敌军侧后。

最让李文斌惊叹的是他们的刀法。这些苗兵手持特有的苗刀,刀法诡异莫测,在崎崎山地中如履平地。一个年轻战士甚至独战五名敌兵,刀光闪处,敌人纷纷倒地。

"这是刘将军改良的苗刀技法。"陈璘自豪地说,"结合了苗家刀法和军中战技,最适合山地近战。"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杨应龙部损失惨重,被迫退兵。李文斌全程观战,对这些老兵的战力有了深刻认识。

战后,李文斌立即修书向王磊汇报。王磊回信不仅同意全部条件,还特意调拨一批新式装备:山地火炮、燧发枪、望远镜等,并承诺为所有老兵提供优抚。

陈璘看到王磊的诚意,终于点头:"既然王总督如此看重,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三个月后,雷公寨的子弟们完成了整训。他们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山地作战技能,还掌握了新式火器的使用。一支全新的山地特种营就此诞生,成为王磊麾下又一支精锐力量。

整训期间,王磊特意派来新军教官团。这些教官不仅教授新式火器的使用,更注重将传统战法与新技术相结合。陈璘每日与教官们研讨战术,常常至深夜。

"这种燧发枪在山地作战中威力巨大,"教官向陈璘演示,"但装填速度较慢,需要与刀法配合使用。"

陈璘点头:"正是。我观新军战术,远攻用火器,近战用刀法,确是妙计。"

最让陈璘感兴趣的是新式山地炮。这种火炮重量轻,可拆卸运输,特别适合山地作战。

"好!好!"陈璘抚摸着炮身,激动不已,"当年若有此等利器,刘将军何至于..."

教官还带来了新式地图和测绘工具。陈璘亲自带领测绘队走遍雷公山,绘制出精确的地形图。

"有此地图,作战如虎添翼。"陈璘赞叹道,"敌军动向,尽在掌握。"

整训并非一帆风顺。有些老兵对新式火器抱有疑虑,更习惯使用传统的弓箭和苗刀。

"这铁疙瘩,哪有我们的弓箭顺手?"一个老校尉嘟囔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回到明末做皇帝》,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明末做皇帝第84章 刘綎旧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明末做皇帝第84章 刘綎旧部并对回到明末做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