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左良玉整编

作品:回到明末做皇帝|作者:老老王的梦|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3 14:34:09|字数:10546字

只见辕门外,黄得功一身锃亮的山文甲,外罩猩红斗篷,按剑而立,虎目圆睁,不怒自威,其身后数十名亲兵皆是精锐,甲胄鲜明,杀气腾腾。与黄得功并肩而立的,是一位身着獬豸补服、神色平静的文官,正是监军御史。而更引人注目的,是站在文官另一侧的一名年轻将领,不过二十出头年纪,身着辽地新式深蓝色呢料军服,肩章上的将星显示其品级不低,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刀,正平静地扫视着左军诸将,仿佛在评估着一群潜在的对手。他便是辽国公特使,辽武堂一期毕业生,现任总参谋部作战参谋的年轻俊杰,陈泰。

“左帅!别来无恙!”黄得功声若洪钟,上前抱拳行礼,礼节周到,但语气中却透着一股毋庸置疑的强势。

左良玉拱手还礼,脸上挤出笑容:“黄将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里面请!”他的目光与陈泰短暂接触,对方那年轻却沉稳如山、洞悉一切的眼神,让他心中莫名一凛,不禁想起当年那个在辽东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眼神同样锐利的年轻人。

众人重回大堂,分宾主落座。寒暄已毕,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监军御史率先开口,宣读辽国公王磊的钧旨。旨意中,充分肯定了左良玉镇守湖广的功绩,随即话锋一转,指出左军虽众,然编制混乱,号令不一,军纪废弛,亟需整顿。故特命黄得功为整编总办,监军御史协同,辽国公特派参谋陈泰赞画军务,即日起对左良玉所部大军进行彻底整编。汰弱留精,最终精简为八万劲旅,分为武昌、襄阳、荆州三镇。所有整编后的部队,粮饷、装备由辽国公府统一供给,并派遣教官进行新式操练。

旨意宣读完毕,大堂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左良玉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二十万变八万!这等于要削去他一大半的兵力!而且还要分驻三地,接受辽系的粮饷和训练?他不由想起多年前,王磊还只是个小小把总时,就敢用计擒拿梦庚,逼他左良玉用粮食换人,那份胆识和算计,如今看来,不过是今日这番更大图谋的预演罢了。

“左帅,”黄得功目光灼灼地看向左良玉,“国公爷的钧旨,想必已听明白了。此事关乎朝廷体面,关乎湖广安危,更关乎这数十万将士的前程与生死。还望左帅深明大义,鼎力配合。”他的手,看似随意地搭在了剑柄之上。

陈泰此时也站起身,向左良玉微微一礼,声音清晰而冷静:“左帅,国公爷有一句话,命下官私下转达。”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左良玉和其身后的左梦庚,“国公爷言道:昔日辽东,以粮易人,实为无奈,亦显左帅爱子情深。今日时势异也,国公愿以湖广千里之地,八万精锐之师,换左家一世富贵,保梦庚公子前程无忧。然,若仍固守旧念,欲以二十万虚兵自重,恐非但虚名难保,祸亦不远矣。何去何从,望左帅三思。”

这话声音不高,却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左良玉的心上。旧事重提,既是点醒,更是警告!威胁、利诱、剖析利害,赤裸裸地摊开在面前。保全虚名而冒险,还是接受现实换取实利和儿子的未来?

左良玉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他死死攥着座椅扶手,指节发白。堂下诸将更是怒目而视,气氛紧张得一触即发。金声桓等人手已按上刀柄。

良久,左良玉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又像是做出了重大的抉择。他缓缓站起身,对着黄得功和监军御史的方向,艰难地拱手,声音沙哑:“辽国公……深谋远虑,安排周详。左某……谨遵钧旨。麾下将士……必定全力配合整编。”

“父帅!”左梦庚失声惊呼。堂下诸将更是哗然!

左良玉猛地回头,厉声喝道:“住口!本帅意已决!谁敢抗命,以军法论处!”他眼中闪烁着痛苦、不甘,但最终都被一种冰冷的理智所覆盖。他深知,王磊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其势已成,抗拒唯有毁灭。

黄得功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左帅深明大义,实乃国家之福!如此,便请左帅即刻下令,召集所有千总以上将领,于校场集合,宣读钧旨,即刻开始整编事宜!”

第二节:雷霆整肃

武昌城最大的校场,此刻人山人海,肃杀之气冲天而起。数以千计的左军将领,按照品级和所属部队,黑压压地站满了整个校场。他们之中许多人还带着醉意,或满脸不屑,或交头接耳,根本未将即将到来的整编放在心上,甚至有人公然嬉笑,认为这不过是走个过场。

点将台上,左良玉面色铁青地坐在主位,身旁是黄得功、监军御史和陈泰。黄得功带来的数千精锐,以及左良玉最核心的家丁亲兵,已然接管了校场四周的警戒,弓上弦,刀出鞘,气氛森严。

监军御史再次当众宣读了辽国公的整编钧旨。果然,旨意刚念完,台下顿时炸开了锅!尤其是那些收编来的流寇将领,如马进忠、杨承祖等人,更是煽风点火,企图裹挟众人闹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回到明末做皇帝》,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明末做皇帝第104章 左良玉整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明末做皇帝第104章 左良玉整编并对回到明末做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