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大全

作品:为什么百科全书|作者:绝命谷的道兰|分类:其他|更新:2024-08-14 18:05:53|字数:35634字

51. 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52. 利出地,则民尽力;名出官,则民不偷。

53. 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

54. 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55.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56. 主操名利之柄而能致功名者,数也。

57. 民勇,则赏之以其所欲;民怯,则杀之以其所恶。

58. 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

59.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

60. 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

61. 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

62.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

63. 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64. 夫民之不治者,君道卑也;法之不明者,君长乱也。

65. 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用兵之道,务在壹赏。

66. 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

67. 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

68.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

69. 法者,国之权衡也。

70. 君臣释法任私必乱,而不以私害法,则治。

71. 民愚,则知可以王;世知,则力可以王。

72. 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73.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

74. 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75.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76.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

77. 国危主忧,说者成伍,无益于安危也。

78.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79. 不以私害法,则治。

80. 法任而国治矣。

81.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82. 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83. 治国者贵民壹,民壹则朴,朴则农,农则易勤,勤则富。

84.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

85. 主贵多变,国贵少变。

86. 多刑少赏,上爱民,民死上;多赏少刑,上不爱民,民不死上。

87. 明主不滥富贵其臣。

88. 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

89.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古。

90. 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

91. 穷巷多怪,曲学多辩。

92. 国好力,曰以难攻;国好言,曰以易攻。

93. 法明,则内无变乱之患;计得,则外无死虏之祸。

94. 主贵多变,以时而定。

95. 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

96. 人主使其民信此如日月,则无敌矣。

97. 能生不能杀,曰自攻之国,必削;能生能杀,曰攻敌之国,必强。

98.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壹。

99.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100.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101. 法者,民之父母也;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102.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103. 国之所以富强者,政也;主之所以尊者,权也。

104. 治世者,不二道;治民者,不二法。

105.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106. 法者,宪令着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107. 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108. 有法不胜其乱,与无法同。

109.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110. 为国者,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111.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

112. 以治法者,强;以治政者,削。

113. 明主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

114. 法平则吏无奸。

115. 法已定矣,而好用私议,则乱。

116. 言多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117.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也。

118.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为什么百科全书》,方便以后阅读为什么百科全书法家思想大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为什么百科全书法家思想大全并对为什么百科全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