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东点了点头,刚要说话,突然看见谢老三站在队伍后面,手足无措的样子。“那是谢老三,”他指了指谢老三,“以前犯过错,现在想赎罪,给三营当炊事员吧。”
谢老三连忙点头,跟着炊事班的老王走了。老王瞪了他一眼:“好好干活,要是敢偷懒,我饶不了你!”
夜里,谢文东躺在营房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摸出怀里的护心符,又摸出上衣口袋里的玉米种,心里想着张彩霞,想着院子里的花籽,想着乡亲们。
突然,外面传来争吵声。谢文东起身出去,看见谢老三和小吴扭打在一起,老王在旁边拉架。“咋回事?”他喝了一声。
小吴松开手,指着谢老三:“谢大哥,他偷藏粮食!我看见他把馒头往怀里塞!”
谢老三脸涨得通红,从怀里掏出个馒头,低着头说:“我……我想留给我娘,她还在村里,不知道有没有吃的。”
谢文东沉默了。他想起自己的娘,当年就是因为没粮食,饿死在山洞里。“老王,”他说,“给谢老三多拿两个馒头,让他托人捎回去。”
老王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好。”
谢老三看着谢文东,眼圈红了:“谢大哥,谢谢你……我以后一定好好干活,绝不偷懒。”
第二天凌晨,进攻开始了。国民党军的火力很猛,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阵地上。谢文东趴在战壕里,看着前面的敌人,想起当年跟日军打仗的日子,心里的狠劲又上来了。
“三营,跟我冲!”他大喊一声,跳出战壕。
战士们跟着他冲了上去,小吴举着枪,子弹一颗接一颗地打出去。谢老三在后面,背着个饭桶,冒着枪林弹雨给战士们送水送馒头。有颗子弹擦过他的耳朵,他吓得一哆嗦,却还是往前跑:“弟兄们,喝水!”
战斗打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才结束。三团伤亡不小,小吴的胳膊中弹了,缠着绷带,却还笑着说:“谢大哥,我打死了三个敌人!”
谢文东拍了拍他的肩膀,刚要说话,突然听见有人喊:“谢大哥,谢老三不见了!”
老王跑过来,脸色发白:“刚才打扫战场,没看见他,饭桶也不见了!”
谢文东心里一沉,难道谢老三又跑了?他正要派人去找,突然看见谢老三从远处跑过来,怀里抱着个伤员,身上全是血。“谢大哥,我救了个弟兄!”他气喘吁吁地说,“他被敌人包围了,我偷偷绕过去,把他救出来了!”
伤员虚弱地笑了笑:“谢大哥,多亏了谢老三,不然我就没命了。”
谢文东看着谢老三,他的脸上沾着血和泥,却笑得很灿烂。“好样的。”他说,“以后你就是三营的正式战士了。”
谢老三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战斗越来越激烈。国民党军又增派了援兵,三团的压力越来越大。李团长召集干部开会,眉头皱得紧紧的:“敌人的援兵太多,我们的弹药快用完了,得想个办法突围。”
谢文东看着地图,手指在上面点了点:“这里是黑风口,地势险要,敌人肯定想不到我们从这里突围。我带三营掩护,你带大部队先走。”
李团长摇了摇头:“不行,太危险了。要走一起走。”
“没时间了!”谢文东提高了声音,“再不走,弟兄们都得死在这里!我跟三营的弟兄们守着黑风口,能拖多久拖多久。”
小吴突然站起来:“谢大哥,我跟你一起!”
“还有我!”谢老三也站起来,“我也跟你一起!”
战士们都纷纷站起来,喊着要跟谢文东一起守黑风口。李团长看着他们,眼圈红了:“好,你们一定要活着回来。我在根据地等你们。”
突围定在夜里。谢文东带着三营的弟兄们守在黑风口,敌人的进攻越来越猛,子弹打在石头上,溅起火星子。谢老三的腿中弹了,却还趴在地上开枪:“谢大哥,我还能打!”
小吴的绷带又渗出血了,他咬着牙,把最后一颗子弹压进枪膛:“谢大哥,拼了!”
谢文东摸出那个牛皮水壶,喝了一大口高粱酒,然后把剩下的酒递给弟兄们:“喝一口,暖暖身子。”
酒喝完了,水壶被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谢文东举起枪,大喊一声:“弟兄们,跟我冲!”
就在这时,突然听见后面传来马蹄声,紧接着是张彩霞的声音:“谢文东!小心!”
谢文东回头,看见张彩霞骑着驴,手里拿着个布袋子,正往这边跑。敌人的一颗子弹擦过她的耳边,她却没停下:“我给你们送弹药来了!”
“彩霞!你怎么来了?”谢文东大喊,心里又急又气。
张彩霞跑到战壕边,把布袋子扔给他:“乡亲们听说你们弹药不够,都把家里的猎枪子弹捐出来了!还有,这是我刚种出来的玉米,给你们垫垫肚子!”
布袋子里除了子弹,还有几个煮好的玉米,带着热气。谢文东拿起一个玉米,塞到谢老三手里:“吃了,有力气打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